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艾”科普带你深入了解艾滋病

“艾”科普带你深入了解艾滋病

郑训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南充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
2025年04月02日 24页 1065 海报 复制链接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医学界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可能仍存在误区。为了更好地预防艾滋病,消除歧视,保障公众健康,我们需要对艾滋病有更深入、更科学的认识。

艾滋病:病毒与免疫系统的“战争”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主要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这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协调和执行免疫反应,对抗各种病原体。

当HIV侵入人体后,会不断复制并破坏CD4+T淋巴细胞。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逐渐减少,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竭,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也越来越弱。最终,患者会因各种机会性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卡波西肉瘤等)或肿瘤而死亡。

感染途径:明确传播,有效预防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关键。HIV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

1.性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无保护的性行为(即未使用安全套的性交),无论是异性性行为还是同性性行为,都存在传播风险。

2.血液传播:通过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此外,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纹身、穿耳孔等)也存在传播风险。

3.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过程中,可以将HIV传播给婴儿。

需要强调的是,HIV不会通过日常的接触传播,例如:

1.呼吸:与感染者一起呼吸、咳嗽或打喷嚏。

2.接触:与感染者握手、拥抱、共用餐具、使用公共厕所等。

3.蚊虫叮咬:蚊子、苍蝇等叮咬。

艾滋病诊断:尽早检测,及早治疗

如果存在艾滋病感染的风险,或者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进行HIV检测。HIV检测主要包括:

抗体检测:这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了HIV。

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HIV抗体和抗原,可以更早地发现HIV感染。

核酸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检测血液中的HIV病毒载量,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

目前,HIV感染是可控的慢性疾病。 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一旦确诊HIV感染,应及时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ART能够有效抑制HIV病毒的复制,恢复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寿命。

治疗与关怀:共同战胜疾病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是一种联合用药方案,通过多种药物共同作用,抑制HIV病毒的复制。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针对机会性感染,需要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

心理支持:艾滋病患者常常面临心理压力,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社会关爱: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给予他们平等的权利和关爱。

预防措施:筑牢安全防线

预防艾滋病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

1.安全性行为: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避免共用针具: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3.正规医疗: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输血、使用医疗器械。

4.母婴阻断:感染HIV的母亲,在孕期、分娩期和哺乳期,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婴儿感染HIV的风险。

5.暴露后预防(PEP):如果发生高危暴露,如发生不安全性行为或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应在72小时内(最好是24小时内)进行暴露后预防,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结语:

艾滋病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通过科学的知识普及,我们可以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鼓励高危人群主动检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通过安全性行为、避免血液传播、母婴阻断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传播。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实现“零艾滋”的目标而奋斗!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艾滋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