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甜蜜的烦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甜蜜的烦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彭格员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4年07月03日 11页 3519 海报 复制链接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眼底视网膜的血管。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血管损伤,进而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和管理至关重要,以防止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1)类型

非增殖性:按病变严重程度分级,症状有微动脉瘤、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物、视网膜水肿和血管阻塞。

增殖性:视网膜表面或视网膜后部形成新生血管,症状为新生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前出血和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2)症状

视力模糊或视力波动、视野中出现黑点或漂浮物(飞蚊症)、夜间视力减退、视野缺损或盲点、突然视力丧失(多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表现)。

(3)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通过散瞳检查眼底,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变化。

视网膜照相:拍摄眼底照片,记录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注射荧光素染料,通过血管造影检测视网膜血流。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高分辨率成像,评估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水肿。

(4)治疗方法

激光局部光凝术:用于治疗局部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裂孔。

全视网膜光凝术(PRP):用于广泛的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消融缺氧视网膜,减少新生血管形成。

抗VEGF药物注射:如雷珠单抗、阿柏西普等,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减少新生血管形成和视网膜水肿。

玻璃体切割术: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通过手术移除玻璃体内的异常组织和出血,重新附着视网膜。

糖皮质激素注射:如曲安奈德,减少视网膜水肿,但需注意潜在的副作用,如眼压升高和白内障。

2.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避免血糖波动;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均衡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适宜的体重。

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测量血压,保持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建议小于130/80 mmHg);按时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减少盐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通过饮食和药物控制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定期眼科检查: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征兆;糖尿病确诊后,尽早进行眼底检查,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即应检查。

健康生活方式: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视网膜病变,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眼部健康;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压;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整体健康。

管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现高血压、高血脂或其他糖尿病并发症时,及时进行治疗和管理;与内分泌科、眼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医生合作,综合管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自我监测与教育:了解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注意视力的任何变化,如视力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等,及时就医。

营养补充:补充富含维生素A、C、E以及锌和叶黄素的食物,有助于眼部健康;适量摄入鱼类或Omega-3补充剂,有助于降低炎症和保护视力。

避免眼部受伤: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或运动时,佩戴适当的眼部保护装置,避免眼部外伤。

心理健康:面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保持积极心态,减少压力;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和互助支持。

3.误区

(1)只有视力模糊时才需要看眼科医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已经开始损害视网膜。定期的眼科检查可以在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防止视力丧失。

(2)血糖控制良好就不会得视网膜病变

虽然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长期的糖尿病病史、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因素也会影响视网膜健康。

(3)视网膜病变不可逆,只能等待失明

虽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慢性疾病,但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减缓病情进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视力。

(4)激光治疗会导致失明

激光治疗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预防病情恶化。尽管会有一些副作用,但其总体效果通常是保护视力。

(5) 治疗后就不需要再检查

治疗后仍需定期眼科检查,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复发或进展。持续监测和管理是长期保护视力的关键。

6 只有老年糖尿病患者才会得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良者。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重视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预防。

通过了解和纠正这些误区,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视网膜病变,保护视力健康。定期眼科检查和综合管理是关键措施。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