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出现青光眼能不能通过中药调理降压?
青光眼是一组进行性视神经损害、最终损伤视力的疾病的统称,主要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有关。作为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青光眼在不可逆性上高居第一位。而在数千年传承的中医体系中,对于青光眼也有着一定的研究,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使用中药或是中医方式调理降压,降低青光眼造成的损伤呢?本次科普就针对这方面内容加以阐述。
青光眼能不能通过中药调理降压?
中药是可以实现青光眼的调理降压的,中药治疗青光眼是通过调节全身气血平衡,改善眼部微循环,从而实现降低眼压的作用。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调理青光眼多数时候会被作为辅助手段,必要情况下也需结合中医中的推拿、针灸、敷贴等其他治疗手段,或是联合应用西药或手术等其他治疗手段。
另外使用中药调理青光眼并降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整,因此务必要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调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青光眼患者可能还在使用其他药物,所以需要避免药性冲突,而对于颠茄类生物碱药物,由于这种药物可能会升高眼压,因而应当慎用。最后,调理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眼压变化,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使用中药为青光眼调理降压?
中药调理青光眼需要结合证型选择药方,常见的证型及药方包括以下几种。
1.肝肾阴虚型
肝肾阴虚型青光眼适用杞菊地黄丸加减的药方,通常采用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该药方具有滋补肝肾、养阴明目的作用,通常药店中会有完备的中成药制剂,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即可。若采买的药品为汤剂,则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一般以水煎服,一日一剂,一味汤剂分两次服用。需要注意的是该药方不适合感冒发热患者服用,服药期间应忌辛辣、油腻食物,同时要保持良好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肝火上炎型
肝火上炎型青光眼适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的药方,药方中含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及甘草等,该药方具有清肝泻火、解郁明目的作用。由于这一药方多为汤剂,因此同样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剂量,每日一剂以水煎服,分两次服用。该药方孕妇及体质虚弱者慎用,且服药期间需避免情绪波动,尽可能保持心态平
和。
3.气血瘀阻型
气血瘀阻型青光眼适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的药方,药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组成,这一药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明目的作用,使用时需要用水煎服,同样为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但患者若是存在出血倾向则需要慎用,用药期间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进食刺激性或过于油腻的食物。
4.痰湿阻络型
痰湿阻络型青光眼适用二陈汤或温胆汤加减,这两类药方中含有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等化痰药物,以及枳实、竹茹等祛湿药物。用这两类药方是因为该证型下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伴有头晕、胸闷、体倦乏力等症状,且舌苔大多厚腻,因此在调理原则上适用化痰祛湿、通络明目的方式,而这些药方就具有这种作用。
5.气血不足型
气血不足型青光眼适用八珍汤或归脾汤加减,这些药方中含有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药物,而这些药物则能够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型青光眼患者多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且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舌色淡且舌苔薄白,因此需要补气养血、明目安神,而这一药方就具有这种作用。
6.其他通用调理方式
通用调理方式包括利尿通淋、清热解毒及平肝潜阳,分别可以通过促进患者体内水分排出、缓解眼部炎症、平衡肝阳上亢的方式调理患者的青光眼,可选药物及药方较多,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仅在需要的时候遵照医嘱用药即可。
综合上述内容来看,中医中调理青光眼的方式非常多样化,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灵活选择并进行个性化治疗。与此同时患者也需要做好生活调护,以获得理想的眼压调理效果,远离青光眼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