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小儿疝气切莫大意

小儿疝气切莫大意

籍汝珍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4年10月09日 26页 4130 海报 复制链接

小儿疝气(也称小儿腹股沟疝)是儿童中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许多家长对小儿疝气的认知不足,认为疝气可以自行恢复,容易忽视其潜在的严重性。其实,小儿疝气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从小儿疝气的病因、诊断与治疗、以及术后护理三方面进行科普,希望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并有效应对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的病因与症状

小儿疝气是指腹腔内脏器官通过未闭合的腹膜鞘状突进入腹股沟管甚至阴囊造成,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男孩的睾丸从腹腔下降到阴囊,而女孩则有卵巢下降,这一过程中腹壁会自然关闭。如果这一过程出现问题,腹腔中的部分肠道或其他组织可能会通过未闭合的通道向外突出,形成腹股沟疝,小儿腹股沟疝最常见的类型是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极少见。

小儿疝气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表现出来,尤其是在哭闹、咳嗽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家长可能会在孩子腹股沟或阴囊处发现一块柔软的肿块,这就是疝气的最典型表现。当孩子处于安静状态时,肿块可能会暂时消失,因为腹腔压力减小时突出的组织可以自行回到腹腔内。

尽管疝气本身不会直接引起疼痛或不适,但如果疝内容物被卡住,无法自行回位,可能导致肠梗阻,甚至影响血液供应,这种情况称为嵌顿疝。这时,孩子会表现出剧烈的哭闹、呕吐、腹胀等症状,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就医。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疝气的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切勿大意。

小儿疝气的诊断与治疗

当怀疑孩子患有疝气时,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医生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就能初步诊断小儿疝气,具体操作是通过轻按孩子腹股沟处,观察是否有肿块出现或消失。为了进一步确认,医生有时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

确诊疝气后,治疗方式通常取决于疝气的严重程度以及孩子的年龄。对于大多数患有小儿疝气的孩子,医生会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是通过修复腹壁的薄弱点,防止疝气再次发生。手术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微创手术方式能够减少创伤,术后恢复较快。手术时间一般较短,手术风险也较低,绝大多数患儿在手术后都能完全恢复正常生活。

对于部分年龄较小且疝气症状较轻的患儿,医生可能会选择密切观察,等待孩子长大后再进行手术,因为在少数情况下,随着孩子腹壁发育增强,疝气可能会自行愈合。然而,观察期间家长需要格外警惕疝气嵌顿的风险,一旦出现腹痛、呕吐或疝气肿块无法回位等症状,应立即送医。

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与预防

小儿疝气手术虽然风险较低,但术后的护理对孩子的恢复同样重要。手术后,孩子的切口处会有些许不适,家长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孩子在术后过度活动,尤其是避免剧烈的哭闹或用力排便,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增加腹内压力,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疝气复发。

术后伤口的护理也是重点。家长应保持孩子手术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在伤口愈合期间,应避免让伤口浸泡在水中,尤其是在洗澡时,可以采用擦浴的方式来避免伤口直接接触水。如果发现伤口红肿、发热或有分泌物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此外,家长还应定期带孩子回医院复查,确保手术效果良好。

在饮食方面,术后建议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这有助于减少肠胃负担,降低便秘的风险。便秘会导致孩子在排便时用力过猛,进而增加腹内压,不利于手术伤口的愈合和恢复。因此,家长应多给孩子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此外,还可以适量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以促进肠道蠕动,减轻排便时的压力,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有助于术后顺利恢复。

预防疝气复发的另一个关键在于适当锻炼孩子的腹部肌肉。随着孩子成长,腹壁肌肉逐渐增强,能够有效降低疝气复发的几率。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进行适量的运动,如轻柔的腹部按摩或幼儿体操等,有助于促进孩子身体的全面发展,同时减少疝气复发的可能性。

小儿疝气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家长切莫掉以轻心。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可以有效解决疝气问题,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小儿疝气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