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肿瘤,早期筛查是守护生命的“金钥匙”?
在所有的癌症中,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居高不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肺肿瘤通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也较差。因此,早期筛查被称为肺肿瘤防控的“金钥匙”,通过筛查,我们可以在癌症萌芽期就发现它,及时进行干预,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今天,我们来讲讲什么是肺肿瘤、为什么要做早期筛查、筛查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地预防和应对肺肿瘤。
什么是肺肿瘤?
肺肿瘤指的是发生在肺部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癌症)。其中,恶性肿瘤——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肺癌,是最为严重的类型。肺癌根据来源细胞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大多数,约占80%-85%。这两种类型的肺癌在治疗方式和进展速度上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对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为什么早期筛查很重要?
肺癌的特点是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通常没有痛感,也没有明显的不适,这种“隐蔽性”导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而一旦癌细胞扩散到其他器官,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生存率也随之下降。
研究表明,如果肺癌能够在早期(I期或II期)发现并治疗,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90%;而晚期(IV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则低于10%。可见,早期发现肺癌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早期筛查的常用方法
目前,低剂量螺旋CT被认为是肺癌筛查的最佳工具之一。低剂量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肺部结构,以较低的辐射剂量对肺部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够检测到1-2毫米的小结节,极大提高了早期肺癌的发现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肺肿瘤筛查方法:
低剂量螺旋CT:这种方法无创、快速,被广泛应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对于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或有职业暴露史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
X线胸片:虽然X线胸片价格较低,但对于小于1厘米的小结节识别率较低,敏感度较低,因此不推荐作为肺癌早期筛查的首选。
痰细胞学检查:这是通过显微镜检查痰液中是否存在癌细胞的检查方法,适用于痰多、长期咳嗽的患者,但对于早期肺癌的敏感性较低。
肺部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可以为肺癌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但单一依赖肿瘤标志物无法确诊,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谁需要做肺癌筛查?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行肺癌筛查,以下几类人群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
年龄在50岁以上的吸烟者:包括目前吸烟者以及戒烟不超过15年的人群。
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的人:即便没有吸烟,长期接触二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职业暴露人群:如矿工、石棉工人、化工厂工人等。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家族中有肺癌患者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慢性肺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结核等患者,这些疾病可能改变肺部结构,增加癌症风险。
肺肿瘤的预防方法
戒烟:戒烟是预防肺癌最有效的方式,不仅保护自己,也避免家人和朋友吸入二手烟。
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尤其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可以在家里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注意职业防护:在有害环境中工作时,佩戴合适的口罩和防护装备,以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加强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
健康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糖的饮食,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适用于某些晚期肺癌患者。
肺癌的防控离不开早期筛查,尤其是针对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作为早期筛查的“金标准”,帮助无数人及时发现并治疗癌症。筛查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