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颈动脉狭窄:超声为你揪出脑卒中的“隐形杀手”

颈动脉狭窄:超声为你揪出脑卒中的“隐形杀手”

罗治会 三六三医院
2025年04月02日 19页 2528 海报 复制链接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失语甚至危及生命。很多人以为脑卒中是“突发”的,但事实上,它往往是长期 血管狭窄、斑块形成和血流异常 逐步发展的结果,其中,颈动脉狭窄 就是脑卒中的重要“幕后黑手”。更可怕的是,颈动脉狭窄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所以它被称为 “隐形杀手”。

颈动脉狭窄是怎么回事?

颈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主要通道,如果这条“生命动脉”因 动脉粥样硬化 变得狭窄,脑部供血就会受到影响。早期的轻度狭窄可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但随着血管越来越狭窄,脑部供血减少,可能出现 头晕、短暂视力模糊、一过性肢体无力或麻木 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这是脑卒中的前兆信号。一旦形成 血栓或脱落的斑块堵塞脑血管,就可能引发严重的缺血性脑卒中,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

哪些人容易出现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 和 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 50岁以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发生颈动脉狭窄的风险更高。很多人以为自己“身体健康”,但实际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可能早在年轻时就已经开始,只是没有明显症状而已。因此,高危人群需要 定期检查颈动脉健康状况,以防患于未然。

颈动脉超声:揪出“隐形杀手”的利器

面对悄无声息的颈动脉狭窄,我们需要一种 安全、无创、便捷 的检查手段,颈动脉超声正是目前筛查颈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

颈动脉超声检查类似于孕妇做B超,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也不会产生辐射。医生在患者的 颈部涂上耦合剂,用超声探头沿着颈动脉移动,就能清晰地看到血管的 结构、斑块情况和血流速度。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以判断血流是否通畅、狭窄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高风险的 易损斑块(更容易脱落引发脑卒中的斑块)。

一般来说,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可分为 轻度(<50%)、中度(50%-69%)和重度(≥70%)。轻度狭窄可能仅需 改善生活方式 和 控制危险因素,而中、重度狭窄的患者则需要 密切监测,并可能需要药物或手术干预。如果狭窄超过 70% 或已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 颈动脉支架置入或内膜剥脱术 来恢复血流,降低脑卒中风险。

如何预防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往往与 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 控制危险因素。

首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是重中之重。高血压会 加速动脉硬化,高血脂容易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糖尿病则会 损伤血管内皮,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血管越来越狭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他汀类降脂药或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其次,戒烟限酒、健康饮食 也是保护血管的关键。吸烟会 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血栓风险,酒精过量摄入则会 升高血压,损害血管弹性。饮食方面,应减少 高脂肪、高糖、高盐 的食物,多吃 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如深海鱼、豆类等,帮助维持血管健康。

此外,适量运动 也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每周 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 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可以提高 心血管耐受力,改善血液循环。

最后,定期体检 是发现颈动脉狭窄的“早预警”。对于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三高人群,建议 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避免严重后果。

结语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隐匿但危险的疾病,很多患者在 发生脑卒中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那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幸运的是,颈动脉超声检查简单、无创、精准,能够帮助我们 提前发现狭窄风险,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守护颈动脉健康,就是在守护大脑和生命。不要等到意外发生才后悔,定期检查,让颈动脉超声成为你健康路上的“保护神”!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颈动脉狭窄超声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