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护理策略:呼吸道管理与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别之一。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也有突出的影响。那么您对慢阻肺了解多少?如何进行慢阻肺的临床护理呢?本文从呼吸道管理和康复的角度出发,为您解读慢阻肺的护理策略,希望帮助您深入了解慢阻肺的护理。
1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为慢阻肺,指的是以气流受限为核心特征的肺部疾病,这种气流受限不可逆,若是不重视及时的治疗干预,其有恶化的可能。临床中,慢阻肺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发生在患者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肺气肿指的是由于患者肺泡壁被破坏导致患者的肺泡出现过度膨胀和融合的情况。
目前临床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或是尘埃环境中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诱因,此外遗传因素、空气污染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也有导致慢阻肺的可能。在临床症状表现上,多数慢阻肺患者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胸闷以及活动耐受力下降等。若是不重视患者的干预治疗,患者也会有急性加重表现,此时则要及时为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支持。
2 如何进行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呢?
对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而言,呼吸道管理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那么应该如何为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呢?
首先是要从患者的病因角度出发,注意良好生活环境的构建。由于烟雾、尘埃等均会刺激患者的呼吸道,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所以在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上,一定要重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尘埃以及烟雾对患者的刺激。
其次是要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排痰技巧。由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之一就是慢性咳嗽和咳痰,所以在患者护理上一定要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排痰技巧,从而有效降低痰液在患者呼吸道中积聚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舒适感。
另外在用药方面,一般建议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性皮质类固醇来有效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所以通过科学的护理教授患者相应药物的使用技巧。必要的情况下为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氧疗。
在为患者行呼吸道管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定期监测患者的肺功能,为患者行相应的血气分析,以了解患者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治疗以及护理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所制定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案能够始终契合患者的护理需求。
3 如何进行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护理?
慢阻肺患者经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进入康复阶段后,并不意味着患者临床护理的阶段。在慢阻肺患者的康复阶段,也要注意患者的护理干预。通过科学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慢阻肺的复发概率。那么要如何进行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护理呢?
(1)营养支持很关键
在为慢阻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上,营养支持很关键。由于长时间的呼吸困难,导致很多慢阻肺患者都会有营养不良的情况。所以在患者的康复阶段,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建议慢阻肺患者在康复阶段要尽可能多的摄入高蛋白、高热量以及易消化的食物,不仅满足患者的营养摄入需求,还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提升免疫力。需要注意的是,饮食方面一定要严格控制钠盐以及脂肪的摄入,避免增加呼吸系统负担。
(2)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和呼吸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还要适度进行相应的体力活动,比如散步以及太极等。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肌肉力量。呼吸训练则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从而促使患者能够有较高的呼吸频率,降低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概率。
(3)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在患者的康复护理上,心理干预和支持也是值得关注的内容。通过科学的宣教,能够让患者全面了解慢阻肺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慢阻肺的危害,掌握慢阻肺康复以及预防对策,从而让患者通过科学的自我护理,从而降低旧病复发以及急性加重事件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慢阻肺患者的康复护理是一个全面而细致的过程,通过为患者进行全面的呼吸道管理和康复护理,在满足患者康复需求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慢阻肺复发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