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歪嘴巴”?当心面瘫偷袭!
清晨洗漱,惊恐地发现嘴巴无端歪向一侧,面容扭曲,微笑时嘴角不听使唤,喝水还从嘴角漏水……这般状况,很可能是面瘫这个健康“偷袭者”在作祟。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认识它。
什么是面瘫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俗称“吊线风”“歪嘴巴”,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障碍,如口眼歪斜、讲话漏风、口角流涎、鼻唇沟变浅、不能皱额、闭眼、鼓腮等。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不受性别限制,但多数患者为一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较为少见。
面瘫的常见病因
1.受凉:这是面瘫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在寒冷的季节或夜间睡眠时,如果面部长时间受到冷风直吹,尤其是在身体抵抗力下降、过度疲劳、饮酒后等情况下,面部血管会因受凉而收缩,导致面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引发面瘫。
2.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引起面瘫的重要原因。常见的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它们会侵犯面神经,引起炎症反应,从而损伤面神经功能。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袭。
3.外伤:头部或面部遭受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可能会损伤面神经,导致面瘫的发生。
4.其他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长期控制不佳也可能影响面神经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增加面瘫的风险。此外,中耳炎、乳突炎等耳部疾病也可能蔓延至面神经,引发面瘫。
面瘫的症状表现
1.面部肌肉运动障碍:患病一侧的面部肌肉会出现松弛无力的现象,表现为口角歪斜,向健侧歪斜更为明显;不能做鼓腮、吹口哨、皱眉、闭眼等动作,或者这些动作做起来非常吃力且不自然。
2.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在患侧面部出现麻木、刺痛或蚁行感等异常感觉,这种感觉可能会在病情发展过程中逐渐加重或减轻。
3.听觉过敏:有些面瘫患者还会出现听觉过敏的情况,即对声音过于敏感,听到稍微大一点的声音就会觉得刺耳、难受。
面瘫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在面瘫的早期(发病1-7天),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来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反应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会配合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以改善面神经的营养状况,促进其修复和再生。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针灸、理疗等方法。热敷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针灸则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祛风散寒的目的;理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营养状况,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3.康复训练:患者需要进行面部肌肉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如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的反复练习,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面部肌肉力量和协调性的恢复。同时,还可以进行口腔功能训练,如咀嚼口香糖等,以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面瘫的预防措施
1.注意保暖: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季节交替、天气寒冷的时候,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外出时可以佩戴口罩、围巾等防护用品,夜间休息时不要将空调温度调得过低或让风口对着脸部。
2.增强体质: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3.避免过度劳累:工作和学习压力过大、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容易使面神经处于易损状态。因此,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避免长期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
4.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中耳炎等慢性疾病,要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将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降低面瘫的发生风险。
总之,面瘫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它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措施,并在患病后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恢复。让我们时刻警惕面瘫的“偷袭”,守护好自己的面部健康,绽放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