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认识与应对儿童过敏
在当今社会,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一大隐患,其发病率逐年攀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困扰。过敏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深入了解过敏性疾病,掌握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过敏性疾病概述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导致组织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碍。这类疾病可发于各个年龄阶段,尤其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困扰。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错误识别。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IgE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肥大细胞会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物质,引发过敏症状。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喘息、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二、儿童常见过敏原及检测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1.常见过敏原
儿童常见的过敏原可分为吸入性过敏原、食入性过敏原和接触性过敏原三大类。
吸入性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霉菌、宠物皮屑、柳絮、真菌、病毒、动物皮屑、油烟、尾气、香烟等。这些过敏原通常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
食入性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异体蛋白、酒精、抗生素及一些水果蔬菜等。食入性过敏原进入体内后,可能引发食物过敏,表现为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
接触性过敏原:包括冷空气、热空气、紫外线、辐射、化妆品、洗护用品、化纤用品、塑料等。接触性过敏原通常通过皮肤接触引发过敏症状,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2.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是确定儿童过敏原的重要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皮内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验、激发试验以及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等。
皮内试验:通过注射器将过敏原皮试液注射至前臂皮内,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斑丘疹来判断是否对该物质过敏。
点刺试验:将少量过敏原点刺在皮肤上,观察皮肤反应。
斑贴试验:将过敏原贴在皮肤上,观察一定时间后的皮肤反应。
激发试验:通过让儿童接触或摄入少量可疑过敏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症状。
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血检测血液中的IgE抗体水平,判断儿童是否对某种物质过敏。
三、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通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过敏症状,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1.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和医生建议,尽量避免让儿童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例如,对于尘螨过敏的儿童,应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和玩具;对于花粉过敏的儿童,在花粉季节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时佩戴口罩。
保持皮肤清洁:对于接触性过敏原过敏的儿童,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护用品。
增强免疫力: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2.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过敏症状的儿童,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减轻儿童的不适感。
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一种针对过敏原的免疫治疗方法。通过让儿童逐渐接触小剂量的过敏原,逐渐增加剂量,使其逐渐适应并产生耐受性,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目的。然而,脱敏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且并非所有过敏性疾病都适合进行脱敏治疗,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紧急处理:对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如过敏性休克等,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包括迅速移除可能的过敏原、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并尽快送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总之,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与应对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通过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常见过敏原及检测方法、预防与治疗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