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护理那些事儿,你了解多少?
阑尾炎,这个听起来并不陌生的疾病,一旦发作,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而在治疗阑尾炎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进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阑尾炎护理那些事儿。
一、术前护理: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
当患者被诊断为阑尾炎,且需要手术治疗时,术前护理就开始了。首先是心理护理。得知要进行手术,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和害怕,担心手术是否顺利、术后恢复情况等。这时,家属和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安慰。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比如手术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会采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等,让患者对手术有个初步的了解,减少未知带来的恐惧。家属则可以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比如紧握患者的手,告诉他们手术很常见,医生经验丰富,一定会顺利的。
在身体护理方面,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一般来说,在手术前 6 - 8 小时,患者就不能再吃东西、喝水了。这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如果胃内有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反流,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例如,一位患者原本计划上午 9 点进行阑尾炎手术,那么他在前一天晚上 12 点之后就不能再进食进水了。同时,患者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腹部超声等,这些检查能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另外,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处于较好的状态,以更好地耐受手术。
二、术中护理:专业守护每一步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主要由专业的医护团队负责。麻醉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常见的有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师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确保患者在麻醉状态下的安全。手术医生则会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阑尾切除手术。护士会协助医生传递手术器械,同时也会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异常。整个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紧密配合,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虽然患者在手术中处于麻醉状态,可能对这些护理工作没有直观感受,但正是这些专业的操作和守护,才使得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三、术后护理:助力身体恢复
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患者会被送到病房,护士会每隔 15 - 30 分钟为患者测量一次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尤其是在术后的前几个小时。这是因为术后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生命体征可能会出现波动,通过密切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2. 伤口护理:手术切口的护理至关重要。护士会定期检查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一般术后伤口会用纱布覆盖,要保持纱布的清洁干燥。如果发现纱布被血液或渗出液浸湿,要及时更换。在伤口愈合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伤口瘙痒,此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抓挠,以免引起感染。大约在术后 5 - 7 天,如果伤口愈合良好,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患者拆除缝线。
3. 饮食护理:术后饮食要循序渐进。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如果没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可先喝少量温水。如果没有异常反应,接下来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藕粉等。一般在术后 1 - 2 天,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出现肛门排气后,可以改为半流食,如粥、面条等。随着身体的恢复,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注意,在恢复饮食初期,要避免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例如,术后一周内,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油炸食品等。
4. 活动指导:术后适当的活动有助于身体恢复。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后当天就可以在床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翻身、活动四肢等。术后第一天,患者可以在家人或护士的协助下坐起来,逐渐增加坐立的时间。术后第二天,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患者可以尝试下床站立,慢慢走动几步。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的活动能促进胃肠蠕动,预防肠粘连,还能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注意,活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牵拉伤口。
5. 并发症预防:阑尾炎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伤口感染、腹腔脓肿等。为了预防并发症,除了做好伤口护理外,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换衣物。如果患者出现发热、伤口疼痛加剧、腹部胀痛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阑尾炎护理涉及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