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认识肺癌,远离肺癌

认识肺癌,远离肺癌

张有财 泸县人民医院
2023年12月20日 32页 8328 海报 复制链接

肺癌,又称为原发性支气管癌或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起源于呼吸上皮细胞(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疾病,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肺癌的各个方面。
 一、什么是肺癌?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两大类。小细胞癌是一种由小细胞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其特点包括胞浆稀少、细胞边界不清、核染色质细颗粒状等。这种肺癌约占支气管源性肺癌的15%-20%,且恶性程度较高。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细胞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如核切迹明显、坏死典型呈广泛性以及核分裂计数高等。它属于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增殖快且易转移,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无手术机会,预后较差。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若发生转移,还会引起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肝区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

非小细胞癌则包括腺癌、鳞癌、大细胞癌等多种类型,与小细胞肺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然而,尽管其生长速度较慢,但非小细胞癌的严重性也不容忽视,它约占所有肺癌的80%,且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非小细胞癌的发病原因同样复杂,涉及吸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遗传因素等多个方面。患者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胸部胀痛、痰血、低热、咳嗽等;晚期症状则可能包括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咯血等。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年来持续上升,尤其是在男性中更为显著,男女比例约为2.1:1。肺癌的发病高峰通常出现在55-65岁年龄段。

二、肺癌的发病高危因素有哪些?

1.吸烟与被动吸烟:烟草烟雾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如尼古丁、苯、氨、甲醛等,这些物质在吸入后会沉积在肺部,对肺细胞产生严重的损伤。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数倍甚至更高。此外,被动吸烟,即长期暴露于吸烟者释放的烟雾中,同样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2.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如PM2.5)等,会进入肺部并对肺组织造成损害。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高、交通繁忙的城市地区,空气质量往往较差,居民患肺癌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3.职业暴露:长期接触某些职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这些物质包括石棉、氡、铍、铬、镉、镍、硅、煤烟和煤烟尘等。这些物质在工作场所中可能以粉尘、气体或蒸汽的形式存在,工人长期吸入或接触这些物质后,引发肺部疾病并最终导致肺癌。
三、肺癌的预防策略

肺癌的预防策略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健康管理体系。首先,饮食健康是基础,倡导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蔬果,如胡萝卜、菠菜、蓝莓等,它们能有效增强肺部抵抗力,抵御有害物质的侵袭。其次,定期体检特别是针对长期吸烟者、职业暴露于有害物质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利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如低剂量螺旋CT,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有效管理压力,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为肺部健康提供坚实的心理屏障。此外,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也是预防肺癌不可或缺的一环。
总之,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了解其相关知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发生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来说,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也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肺癌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