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骨科术后别忽视: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骨科术后别忽视: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王晓亮 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
2025年03月19日 15页 2878 海报 复制链接

骨科手术,如关节置换、骨折修复等,是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的重要手段。然而,术后康复过程中,有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能被忽视——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通常发生在下肢。如果不及时预防和处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深静脉血栓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形成血凝块,通常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中。术后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血液流动缓慢,加上手术创伤和炎症反应,血液容易凝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这是一种致命的急症。

二、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1.肺栓塞:血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至肺部,阻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2.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即使血栓没有脱落,也可能导致静脉瓣膜损伤,引发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甚至溃疡。

3.血栓后综合征:部分患者在血栓形成后,可能出现长期的下肢肿胀、疼痛和皮肤变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三、骨科术后为何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1.活动受限: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减慢,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手术创伤:手术过程中,血管内皮可能受到损伤,触发凝血机制,促进血栓形成。

3.炎症反应:手术后的炎症反应会释放促凝物质,增加血液的凝固性。

4.高龄、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四、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预防措施:

1.早期活动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即使不能立即下床,患者也应进行床上活动,如踝泵运动(踝关节的屈伸和旋转),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2.物理预防

-弹力袜:穿戴医用弹力袜可以帮助下肢静脉回流,减少血液淤滞。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周期性地充气和放气,模拟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流动。

3.药物预防

对于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以降低血液凝固的风险。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饮食调理

术后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5.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患者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6.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尤其是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监测下肢静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

五、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识别

尽管采取了预防措施,患者和家属仍需警惕深静脉血栓的早期症状,包括:

- 下肢肿胀,尤其是单侧下肢肿胀。

- 下肢疼痛或压痛,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时加重。

- 皮肤发红或发热。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等,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六、结语

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术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建议,尽早活动,合理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家属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确保术后康复顺利进行。

骨科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手术本身,术后的康复和并发症预防同样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您能更好地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危害及预防方法,为术后康复保驾护航。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