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别慌!常见类型与处理建议全解析
甲状腺结节,堪称身体里的神秘小疙瘩。甲状腺,这个形似蝴蝶的内分泌器官,位于脖子前方。在甲状腺组织里,异常生长出的团块,便是甲状腺结节。很多人在体检时,像发现“小彩蛋”一样查出它。其实,甲状腺结节极为常见,约50%以上的人都可能有,只是多数像安静的 “小天使”,个头小且无症状,默默潜伏,不被主人察觉。
一、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类型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根据结节质地分类可分为实性结节,结节内部主要由甲状腺细胞或其他组织构成,质地较实。这类结节较为常见,还有囊性结节,结节内部含有液体,是由于甲状腺组织发生囊性变形成的。囊性结节多数为良性,常见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囊性变。混合性结节,结节内既有实性成分,又有囊性成分。其性质需要综合考虑实性部分的比例、形态等因素来判断良恶性。根据结节功能分类可分为功能性结节,也称为热结节,这类结节能够自主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慌、多汗、手抖等。功能性结节多数为良性,常见于毒性甲状腺腺瘤。无功能性结节,是最常见的类型,结节不具备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患者甲状腺功能通常正常。无功能性结节需要通过其他检查来明确其性质。根据结节的良恶性分类可分为良性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炎性结节等。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碘缺乏等原因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形成的结节;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炎性结节的幕后推手是甲状腺炎,像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都在其列。而恶性结节,核心代表就是甲状腺癌,它“麾下”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以及未分化癌等不同 “兵种”。在这些类型中,乳头状癌堪称出镜率最高的,其恶性程度相对没那么嚣张,预后情况较为乐观;反观未分化癌,恶性程度爆表,预后形势不容乐观 。
二、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建议
甲状腺结节的处理需要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是否有压迫症状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对于大多数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如果结节较小,没有引起任何不适症状,甲状腺功能也正常,建议定期观察。具体措施为每 6 - 12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结节的变化。同时,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如果甲状腺结节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可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果是毒性结节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常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常用的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以调整治疗方案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当甲状腺结节呈现以下状况时,需重点关注并考虑进一步干预,其一,结节体积较大,进而引发压迫现象。比如,对气管形成压迫,致使呼吸变得困难;对食管产生压迫,造成吞咽出现障碍。其二,高度怀疑结节具有恶性性质。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结节存在典型的恶性特征,又或者细针穿刺活检已确切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三,甲状腺结节引发了甲状腺功能亢进,而且采用药物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则考虑手术治疗。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术后需要根据情况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超声,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和有无复发。对于一些良性结节,若患者拒绝手术或存在手术禁忌证,可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使结节组织坏死,从而缩小结节体积;硬化治疗,向结节内注入无水乙醇,使结节硬化、缩小等。
总之,甲状腺结节的成因多样,碘摄入异常、甲状腺自身免疫问题、遗传因素等,都可能促使结节诞生。因此,查出甲状腺结节别慌张,进一步检查,让医生来判断这些小疙瘩的“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