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措施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措施

李霞 灵山县妇幼保健院
2025年04月02日 11页 3012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面对这一紧迫形势,家庭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当前形势的紧迫性、专家观点、支撑数据及应急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一份全面的儿童意外伤害家庭急救措施科普指南。

一、当前形势的紧迫性

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意外伤害在儿童死亡和残疾原因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我国,因意外伤害导致的儿童伤亡事件频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儿童意外伤害的类型多样,包括跌落、溺水、烧烫伤、中毒、异物梗阻等,这些伤害往往发生突然,给家长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应急挑战。因此,提高家长对儿童意外伤害的认知,掌握必要的家庭急救措施,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专家观点

北京急诊医学会青年委员、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刘婷婷指出,意外伤害在儿童急诊外科接诊量中占有较大比例,每天因意外伤害就诊的儿童数量相当可观。她强调,儿童一旦出现意外伤害,家长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处置至关重要。有效的家庭急救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儿童意外伤害的严重程度,甚至挽救生命。

专家还提醒,预防儿童意外伤害应重于治疗。家长应增强安全意识,加强有效监护,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还应教会孩子识别和规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培养孩子的危险意识。

三、支撑数据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统计数据,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不容忽视。以溺水为例,溺水是全球儿童伤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我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儿童数量惊人,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家庭环境中。此外,跌落、烧烫伤、中毒等意外伤害也时有发生,给儿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往往与家长的疏忽和监管不力密切相关。因此,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对于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四、应急措施的有效性说明

针对儿童常见的意外伤害类型,家长应掌握以下有效的家庭急救措施:

1.跌落伤:

当孩子发生跌落伤时,家长应立即观察孩子的意识和伤情。如果孩子出现意识丧失、严重出血或骨折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

对于轻微的跌落伤,家长可以采取冷敷、抬高患肢等措施减轻疼痛和肿胀。如果孩子出现短暂的脑震荡症状,如发呆、恶心、口齿不清等,应尽快送医检查。

2.溺水:

当孩子发生溺水时,家长应立即将孩子从水中救出,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如果孩子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专家强调,溺水时千万不要采取倒挂控水等无效措施,以免延误救治时机。正确的做法是尽快恢复孩子的呼吸和心跳功能。

3.烧烫伤:

当孩子发生烧烫伤时,家长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口,以降低局部温度并减少进一步损伤。冲洗时间应持续15~3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为止。

如果伤口附着衣物,家长不要强行撕下,以免加重伤口。可用剪刀剪开衣物,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避免感染。对于严重的烧烫伤,应立即送医救治。

4.中毒:

当孩子发生中毒时,家长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家长应了解孩子中毒的原因和症状,以便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孩子误服有毒物质,家长不要强行催吐,以免加重损伤。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保持安静,减少活动,并尽快就医。

5.异物梗阻:

当孩子发生异物梗阻时,家长应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处理。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家长应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另一手握住该手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该方法可借助膈肌上升的力量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

对于1岁内的婴儿,家长应采用拍背和胸部快速按压的方法进行急救。如果孩子异物梗阻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五、总结与建议

儿童意外伤害的家庭急救措施是保障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有效监护,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家长还应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孩子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处置。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儿童意外伤害家庭急救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