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呕吐的有效方法:从家庭护理到专业医疗的全面指南
呕吐也被称作恶心、反胃,其是因食管、肠道以及胃内容物遭受强力挤压后经食道到口腔排出的一种行为,呕吐常伴随强烈的腹肌痉挛性收缩,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感。一般呕吐能把胃中的有害物排出,一定程度上保护机体,但是频繁、剧烈地呕吐很可能导致脱水,使机体电解质紊乱,甚至造成贲门黏膜破裂,影响患者身体健康。针对呕吐患者,治疗需结合具体情况针对性实行,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通过家庭护理进行缓解,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需接受专业的医疗治疗,鉴于此,患者可根据自身症状判断并选择适合的缓解方式。
家庭护理指南
(1)保持心情放松。过度紧张亦或焦虑都会让人产生恶心感,为缓解这一症状,可通过深呼吸、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放松心情,此外,还需保证睡眠质量,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封闭的房间易使人恶心、呕吐,为缓解这一症状,需打开门窗,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此外,也可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缓解症状。
(3)通过芳香治疗法缓解。若家里有芳香的东西,如柠檬、薄荷、玫瑰等,可通过闻这些东西缓解呕吐。需注意的是,呕吐患者应尽量避免闻浓香型东西,如浓香型香水或者带有刺激性气味的物品,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4)饮食缓解。患者可食用薄荷或者生姜缓解呕吐,另外,生活中的饮食习惯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一些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粥、蛋羹等。
(5)补水。呕吐很可能致使患者脱水,因此,呕吐后应及时饮水,防止机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6)穴位按摩。可通过按压虎口(拇指与食指之间)、内关(手腕横纹往上2寸)等穴位缓解呕吐症状,按摩力度需根据患者可承受范围为准,按摩时间:5-10min/次,连续按摩2-3次。
(7)维持稳定的温度。过冷、过热均会加重患者的呕吐症状,因此,维持稳定、适宜的温度对缓解呕吐有重要作用,基于此,若气温较低,患者可适当添衣保暖,若气温较高,除了减少衣物,还可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以缓解呕吐。
(8)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对于呕吐患者而言,连续使用会加重呕吐症状,为缓解呕吐,应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
(9)改变体位。呕吐患者不应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其可以不定时调整姿势缓解呕吐症状。
(10)重视休息。呕吐患者呕吐后应注重休息,避免再去工作或者剧烈运动,适当的休息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专业医疗指南
对于家庭护理无法缓解的患者,需到院接受专业医疗治疗,医疗治疗可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但两种治疗均需结合患者具体症状针对性进行。
(1)西医治疗。若患者是由消化系统病(胃炎以及胆囊炎等)导致的呕吐,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或者奥美拉唑予以治疗;若患者是因感染(胃肠感染亦或其他感染)导致的呕吐,应遵医嘱使用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予以治疗;若患者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病(脑膜炎等)导致的呕吐,需遵医嘱使用枸缘酸或者多潘立酮等治疗;若患者是因用药副作用导致的呕吐,需遵医嘱停药换药;若患者是因晕动病导致的呕吐,需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等予以治疗。
(2)中医辨证治疗。对于饮食停滞证(呕吐物酸腐味重,出现厌食、腹胀症状,进食后呕吐更严重,吐完轻松许多)患者,可服用保和丸(方中含茯苓、山楂以及半夏等药)进行缓解,其作用是消食、和胃、导滞;对于肝气犯胃证(吞酸、干呕、胃脘痛、嗳气频繁,常因情志不佳发作)病患,可服用四七汤(方中含半夏、苏叶以及厚朴等药)缓解,其作用是和胃、止呕;对于脾胃虚寒证(进食稍多便想呕吐,属阵发性,进食后难消化)病患,可采用理中丸(含甘草、人参以及白术等药)缓解,作用是和胃降逆。
呕吐属常见现象,生活中治疗呕吐的方法也有很多,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采取常规家庭护理即可缓解,若患者症状较重,需到院遵医嘱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