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怎样判断你的子宫肌瘤是去还是留?

怎样判断你的子宫肌瘤是去还是留?

唐瑶琼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妇幼保健院
2025年07月02日 32页 1610 海报 复制链接

“体检发现你有子宫肌瘤。”

不少女性在听到这句话时会瞬间紧张:肌瘤是不是肿瘤?会不会癌变?是不是要马上手术?切子宫?我还能生孩子吗?

其实,大可不必过度恐慌。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它常常“悄无声息”,也未必非切不可。关键在于:弄清楚你的肌瘤到底该“去”还是“留”?

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瘤,属于良性,没有明显恶性倾向。它像是“子宫上的结节”,大多呈圆形或类圆形,数量可单个也可多个,大小差异很大。

根据肌瘤所在的部位,可分为三类:

浆膜下肌瘤:长在子宫外表面,向外突出;

肌壁间肌瘤:藏在子宫肌肉层,是最常见类型;

黏膜下肌瘤:长在子宫内膜下,最容易引起出血和贫血。

子宫肌瘤的“蛛丝马迹”

很多女性甚至是无意中做B超时才发现肌瘤,说明它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部分女性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

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尽;

贫血症状:长期经血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

压迫症状:肌瘤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导致尿频、便秘;

腹部包块:自己摸到肚子有硬块;

影响生育:黏膜下肌瘤或大肌瘤可能导致不孕、流产等。

但别忘了——肌瘤不等于病,一定要看它“惹不惹事”。

肌瘤到底该“去”还是“留”?

判断肌瘤是否需要治疗,医生会根据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判断:

1. 肌瘤的大小

一般认为直径小于5cm、无症状的肌瘤可定期观察;

若直径超过5cm,特别是合并症状,就需警惕。

2. 生长速度

每年体积增长超过1倍,提示生长较快;

绝经后肌瘤通常会萎缩,若反而增大,需进一步检查。

3. 有无症状

出现经量过多、压迫症状、不孕、反复流产等,说明肌瘤在“惹事”,应考虑处理;

无症状、未增长的肌瘤,大多数可以“和平共处”。

4. 年龄与生育需求

年轻女性、尚未完成生育者,治疗方案会更保守,尽量保留子宫;

接近绝经或无生育打算者,肌瘤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

5. 肌瘤的位置

黏膜下肌瘤是最容易引发症状的类型,且影响受孕,往往建议处理;

浆膜下肌瘤常在子宫外,不易影响月经或生育,通常观察即可。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子宫肌瘤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

保守治疗:适合“可留”肌瘤

定期复查:如肌瘤无症状、不大、不长,可每半年或一年复查B超;

药物治疗:短期内通过激素类药物控制肌瘤体积,但停药后可能反弹;

中医治疗:调理月经、缓解症状,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能“溶解”肌瘤。

手术治疗:适合“该去”的肌瘤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子宫肌瘤剔除术:适合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仅去除肌瘤,保留子宫;

子宫切除术:适合年纪较大、症状严重、肌瘤多且反复的女性;

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宫腔镜,创伤小、恢复快;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阻断肌瘤供血,使其萎缩,适合某些无法手术者。

子宫肌瘤会癌变吗?

这是很多女性最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子宫肌瘤癌变非常罕见,发生率在0.1%~0.5%,而且一般有快速增大、疼痛、坏死等异常表现。

所以,请放心,绝大多数肌瘤终生不会癌变。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肌瘤长大?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期熬夜和压力过大;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合理饮食,少吃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蔬果;每年体检,关注盆腔B超结果;对月经异常、腹痛、贫血等症状及时就医。

和肌瘤做“朋友”还是说“再见”,别凭感觉

子宫肌瘤并非洪水猛兽,也不是一发现就要切除。关键是科学评估,而不是“朋友圈的偏方”或“听说谁切了就后悔”。

学会与自己的身体“和解”,相信现代医学,相信专业判断,你的“子宫决策”才能从容且安心。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子宫肌瘤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