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康复关键期,这些事决定恢复进度!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中风”,发病突然且来势汹汹。它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不过,在脑卒中治疗过程中有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康复关键期,把握好这一时期,患者恢复的进度和效果会大大提升。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聊聊脑卒中康复关键期那些决定恢复进度的事儿。
一、康复关键期,到底有多关键?
国际研究团队对 150 多名脑卒中患者长达半年的随访显示,患者出院后的前 3 个月是提升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关键期 。国内众多专家也指出,脑卒中发病后的 3 至 6 个月是康复治疗的黄金期。在此期间,患者大脑神经元刚开始恢复,神经可塑性高,康复潜力巨大。打个比方,大脑如同精密机器,脑卒中可能致使其中一些零件出现故障,而在康复关键期内,这些零件尚处于 “可修复” 状态,通过合理的康复手段,能够最大程度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复,提升康复效果。一旦错过这个关键期,零件 “生锈”,修复难度将大大增加。
二、哪些事在影响恢复进度?
1.病情严重程度是 “硬指标”
若脑卒中损伤范围大、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恢复必然困难重重。这好比一座城市,大面积交通瘫痪肯定比局部小范围拥堵更难恢复秩序。例如大面积脑梗死或大量脑出血的患者,往往预后较差。
2.康复训练是 “加速器”
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以及患者的坚持执行,无疑是功能恢复的关键,堪称康复路上的 “加速器”。康复训练涵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个方面。物理治疗能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比如借助专业手法和器械训练,让偏瘫肢体重新活动起来;作业治疗注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像穿衣、吃饭、洗漱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可能都需重新学习;言语治疗则针对出现言语障碍的患者,助力他们重新找回说话和沟通的能力。
3.基础健康状况是 “绊脚石” 或 “助力器”
患者自身基础健康状况对恢复进度也有着重要影响。若患者本身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且控制不佳,这些疾病就会像一个个 “绊脚石”,阻碍康复进程。以高血压为例,血压不稳定可能影响脑部血管状态,不利于受损神经恢复。
4.年龄和个体差异不可忽视
一般来讲,年轻患者恢复能力通常较强,而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这就如同年轻人的身体像一辆性能良好的新车,零部件修复和更新能力强;老年人的身体则像一辆开了多年的旧车,各个部件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修复起来自然更费劲。
三、我们该怎么做?
1.及时就医,抓住 “黄金救援时间”
一旦怀疑发生脑卒中,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越快越好。因为在发病后的黄金时间内进行溶栓、取栓或其他针对性治疗,能有效减轻损伤,为后续康复打下良好基础。到达医院的时间越早,可采取的干预方式就越多,患者康复的希望也就越大。所以,时间就是大脑,千万不能因犹豫而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2.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在康复关键期,患者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医生会依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等因素,综合考量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比如对于肢体瘫痪严重的患者,物理治疗的比重可能更大;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患者,言语治疗则会成为重点。患者和家属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执行,切勿自行增减训练项目或改变训练强度。
3.坚持康复训练,保持耐心和信心
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且枯燥的过程,需要患者保持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患者要将康复训练像对待每天吃饭睡觉一样,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坚持不懈地进行。即便在训练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进步缓慢、身体疼痛等,也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次训练都是在为身体功能的恢复积累能量,只要坚持下去,就必定会看到进步。家属在此过程中也要给予患者充分的鼓励和支持,陪伴患者一起度过这段艰难时光。
4.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只有将基础疾病控制好,才能为康复创造有利的身体条件,让康复之路更加顺畅。
脑卒中康复关键期是决定患者恢复进度的重要阶段。通过了解影响恢复进度的因素,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助力患者在康复之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