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放疗是如何治疗肿瘤的?放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放疗是如何治疗肿瘤的?放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陈伟峰 梧州市人民医院
2025年04月09日 44页 1735 海报 复制链接

放疗,全称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利用放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电子线等)的生物学效应,直接或间接地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放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抗癌斗争中的重要武器,尤其在针对某些早期肿瘤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中,放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放疗的基本原理

放疗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高能射线进入人体后,与细胞内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与DNA分子结合,导致DNA损伤,进而影响细胞的分裂增殖能力。肿瘤细胞由于其快速增殖的特性,对放射线更为敏感,因此容易受到破坏。而正常细胞虽然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其增殖速度较慢,通常能够在放疗后恢复。

放疗的治疗方式

放疗根据设备和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治疗方式:

外照射治疗: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射线或电子束等穿透皮肤,对体内肿瘤区域进行精确照射。这是目前放疗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

近距离放射治疗:将放射源直接置入或靠近肿瘤部位,适用于体积较小的肿瘤或手术后的辅助治疗。这种方式能够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粒子植入治疗:通过手术将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组织中,粒子释放的辐射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这种方式适用于某些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

内照射治疗:摄入含有放射性物质的药物或溶液,使放射性物质集中于特定病变区域。这种方式常用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治疗。

加速器质子治疗:利用质子加速器产生高能质子束,精准地对肿瘤进行照射,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是目前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角色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根治性放疗:对于某些早期肿瘤,如鼻咽癌、喉癌、前列腺癌等,放疗可单独使用,达到与手术相似甚至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

辅助性放疗: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放疗常被用作辅助治疗,旨在杀灭手术无法完全清除的微小残留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姑息性放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当肿瘤已广泛转移,无法根治时,放疗可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如缓解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改善肿瘤压迫导致的呼吸困难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放疗的副作用

尽管放疗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损害,从而引发一系列副作用。放疗的副作用因人而异,取决于放疗的类型和剂量、身体接受治疗的部位、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以及可能接受的其他治疗。常见的放疗副作用包括:

皮肤症状:放疗区域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脱皮、发黑或发暗,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渗液、糜烂等现象。这是因为放疗会破坏皮肤细胞的DNA链,导致皮肤细胞死亡和再生障碍。放疗还会破坏汗腺,导致毛发无法再生。

黏膜损伤: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鼻腔黏膜、食管黏膜等可能会受到损伤,出现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呼吸和说话能力,降低生活质量。

消化道反应:放疗可能引发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放疗会破坏胃肠道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造血抑制:放疗会抑制骨髓内造血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进而引发贫血、感染、出血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免疫力。

其他器官损伤:放疗还可能对肺部、心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例如,肺部放疗可能引发放射性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心脏放疗可能引发放射性心肌炎,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应对放疗副作用的方法

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应充分了解放疗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做好心理准备和身体准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不适症状,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和减轻副作用。针对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可以使用止吐药物和护胃药物来缓解症状。对于皮肤症状,可以使用医生推荐的护肤霜来保持皮肤滋润,并避免在治疗部位周围穿紧身衣。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也是提高放疗效果、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

放疗作为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不断进步的技术,为无数患者点亮了生命的灯塔。然而,放疗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放疗,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放疗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