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性咳嗽老不好?中医护理润肺止咳
老年模式

慢性咳嗽老不好?中医护理润肺止咳

陆力 北流市人民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31页 2335 海报 复制链接

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症,表现为咳嗽持续时间长,或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还伴有咽干、咽痒、咳痰少而黏等症状。不少人尝试过西药治疗,却仍摆脱不了咳嗽老不好的困扰。从中医角度看,慢性咳嗽多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相关,通过饮食调护、穴位按摩、生活调理等中医护理方法,能从根源上滋润肺腑、调和脏腑,帮助缓解咳嗽,减少复发。

一、中医看慢性咳嗽:多与“肺燥”“脾虚”“肾虚”相关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咳嗽的根本病机多与肺的功能失调有关,慢性咳嗽病程较长,往往还涉及其他脏腑问题,常见成因主要有三类:

(1) 肺燥津伤:长期处于干燥环境、频繁吸烟,或过食辛辣燥热食物,会耗伤肺中津液,导致干咳少痰、咽干咽痒,夜间或晨起时咳嗽更明显,喝水后能暂时缓解。

(2) 脾虚生湿: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功能不佳,易生痰湿,痰湿上犯于肺,引发咳嗽反复发作,痰液多为白色稀痰或泡沫痰,可能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劳累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咳嗽会加重。

(3) 肺肾气虚:多为久病或年老体弱者,肺肾之气不足,肺无力宣发肃降,肾无法纳气归元,表现为咳嗽无力、气短乏力,活动后咳嗽加剧,可能伴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时易复发。

明确自身咳嗽的中医证型,才能针对性选择护理方法,达到更好的润肺止咳效果。

二、饮食调护:选对食材,滋润肺腑

中医护理慢性咳嗽,饮食调理是基础,核心在于“润肺、健脾、化痰”,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合适的食材即可缓解不适、调理脏腑。

(1) 肺燥津伤型可多吃润肺生津的食材,比如雪梨去核加冰糖蒸熟食用,或雪梨煮水代茶。也可将银耳泡发后与百合、莲子同煮成羹。需避免食用辣椒、生姜、羊肉、油炸食品等燥热食物,以免加重肺燥。

(2) 脾虚生湿型重点在健脾化痰,推荐用山药、莲子、茯苓与大米同煮成粥,也可常喝陈皮煮水。这类人群要少吃生冷食物、甜食及油腻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增多痰湿。

(3) 肺肾气虚型需注重补肺益肾,可将核桃与黑芝麻磨成粉,每天用温水冲服。也可用黄芪、党参与瘦肉同煮成汤。饮食上需避免过咸食物,以免耗伤肺气、加重咳嗽。

三、穴位按摩:按揉3个“止咳穴”,缓解不适

中医穴位按摩操作简单,无需借助器械,日常按揉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辅助缓解慢性咳嗽,常见的止咳穴有三个:

(1)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肺的背俞穴,能调理肺脏功能、止咳平喘。按摩时可让家人用拇指指腹按揉,力度以感到酸胀为宜,每天1-2次。

(2) 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是气会穴,能理气宽胸、化痰止咳。按摩时用手掌掌心贴在穴位上,顺时针轻轻按揉,每天2次。

(3) 太渊穴位于手腕横纹外侧,桡动脉搏动处,是肺经的原穴,能补肺益气、化痰止咳。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两侧交替进行,每天2-3次。

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皮肤损伤,若按摩后出现不适,应暂停操作。

四、生活调理:避伤肺因素,养肺护肺

慢性咳嗽的护理,需注重生活习惯调整,避开损伤肺腑的因素,从日常细节中养肺护肺,减少咳嗽复发。

1.改善生活环境,避免肺燥加重

长期处于空调房或暖气房,可放置加湿器调节空气湿度。雾霾天或空气质量差时,外出需佩戴口罩。吸烟人群需严格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防止烟草中的有害物质损伤肺黏膜。

2.规律作息,避免耗伤肺气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肝藏血,血能养肺”,长期熬夜会耗伤气血,因此需保证充足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咳嗽发作期减少剧烈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3.调节情志,避免肝郁伤肺

中医有肝木乘肺的说法,长期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加重咳嗽。可通过听音乐、养花种草、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情绪平和。

五、结论

慢性咳嗽虽病程长、易复发,但通过中医护理方法调理,能从根源上改善脏腑功能,滋润肺腑,缓解咳嗽。护理过程中需根据自身证型选择合适的方法,坚持长期调理,才能更好地减少咳嗽发作,让肺腑保持健康状态,摆脱咳嗽老不好的困扰。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性咳嗽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