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预防宫颈癌别忽视早期筛查

预防宫颈癌别忽视早期筛查

程燕 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2025年07月02日 15页 1243 海报 复制链接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也是最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癌症之一。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通过定期早期筛查,能够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初期病灶,从而大幅提升治愈率。本文将从三方面介绍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必要性、筛查方法及筛查常见误区,帮助更多女性科学预防这一“隐形杀手”。

早期筛查为何至关重要?

宫颈癌的发生通常是一个长期过程,从宫颈上皮的轻度病变发展到癌变往往需要数年甚至十年以上,这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提供了充分的时间窗口。但问题在于,宫颈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女性在不知情中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早期筛查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前发现”,这不仅可以发现癌前病变,还能识别出高风险人群。数据显示,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其患癌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未筛查人群。特别是在25岁至65岁之间的女性,每三年进行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每五年一次HPV联合筛查),能够大大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宫颈癌筛查的便捷性也使其成为可推广的公共卫生策略。筛查本身是无创、低风险的检测手段,不会影响生活质量,却能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哪些?

科学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工具,当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或巴氏涂片)、HPV检测以及两者联合筛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异常或病变细胞。TCT的灵敏度较高,尤其擅长发现癌前病变,适用于已开始性生活或年龄在21岁以上的女性。该检查无创、快速、费用适中,是许多女性首次筛查的首选。

高危型HPV病毒检测

HPV感染,尤其是16型和18型,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基因检测手段识别高危型HPV感染,可判断未来发生病变的风险,适用于30岁以上女性。该检测可以发现即使细胞尚未变异但已处高风险状态的个体。

联合筛查

联合使用TCT和HPV检测,可互补其优缺点,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若两项结果都为阴性,则可放心延长下次筛查的时间至5年;若一项异常,则需进一步做阴道镜或活检等检查。

阴道镜检查与组织活检

若筛查结果显示有高级别病变或HPV持续阳性,医生可能建议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直接观察宫颈表面是否有病变,并可现场取组织进行活检,明确诊断。

筛查过程通常只需几分钟,不会引起明显不适,绝大多数女性可在门诊完成。坚持科学、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最有效武器。

宫颈癌筛查的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尽管医学已大力推广宫颈癌筛查,很多女性却仍然存在误解,影响了她们对筛查的接受度和积极性。以下这些常见误区,你是否也曾相信过?

误区一:“我没有不适症状,不需要筛查”

事实上,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不会带来疼痛或不适。等到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后出血、分泌物异常等情况时,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加。筛查的核心就是“防患于未然”,在身体没有任何异常表现时发现潜在病变,是保护健康的关键。

误区二:“年轻女性不用筛查”

很多人以为宫颈癌是“中年女性才需要担心的事”,其实不然。随着性生活的提早开始,越来越多年轻女性也暴露在HPV感染的风险中。即使20多岁,若已有性生活史,尤其是伴侣不固定或免疫力较差,更应该及早进行筛查,防止病变发展。

误区三:“接种了HPV疫苗就不需要筛查”

HPV疫苗虽能有效预防多种高危型病毒,但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类型,也不能治疗已存在的感染或病变。即使已接种疫苗,仍需坚持定期筛查,才能双重保障。

误区四:“筛查过程很痛,害怕做检查”

现代筛查技术多为非创伤性手段,操作快速,绝大多数女性不会感到明显疼痛。不适感主要来自紧张情绪,合理放松后检查过程会顺利舒适。

宫颈癌并非不可预防的灾难,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筛查提前阻断的疾病。让筛查成为习惯,是送给自己最好的健康礼物。每位女性朋友都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动了解、定期检查,把握健康“黄金期”,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守护生命,从每一次筛查开始。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宫颈癌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