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后怕摔倒?5个防跌倒护理技巧请收好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后怕摔倒?5个防跌倒护理技巧请收好

兰惠平 桃源县第三人民医院
2025年06月25日 23页 1614 海报 复制链接

对于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来说,术后恢复期间如何预防跌倒成为重要任务。髋关节置换术主要为改善老年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然而术后由于身体变化以及术后恢复期的特殊性,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概率也增加。且一旦发生跌倒不仅会损伤手术部位,甚至还会对恢复进程造成影响,甚至诱发更严重的后果,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实用的防跌倒护理技巧。

一、优化居住环境

老年人在术后多数都是在家中休养,所以对居家环境进行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首先我们需要保证地面干燥、防滑,卫生间、厨房等积水的区域铺设好防滑垫,及时的清理地面上的杂物、水渍,避免因行走时摔倒;其次调整家具布局,确保通道宽敞、无障碍物。将常用物品放置在容易拿取的位置,避免因过度弯腰失去平衡;另外卧室、卫生间等区域需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特别是夜间可以保证老年人清晰的看到周围环境,避免因视线受阻而摔倒。楼梯处也需要安装牢固的扶手,便于老年人上下楼梯借力。

二、正确使用辅助器 

需要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恢复情况,选择合理并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常见的辅助器具包括拐杖、助行器等。拐杖的高度应调整到老年人自然站立时,手肘弯曲约15 - 30度的位置,这样在行走时能提供有效的支撑且不会过于费力。助行器则更适合术后初期身体较为虚弱、平衡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在使用助行器时需要确保其四个脚轮都着地且稳定,行走时先将助行器向前移动一小段距离,然后迈出手术侧的腿再跟进另一侧腿。同时要教导老年人不要将辅助器具当作支撑物用力拉扯,以免失去平衡。

三、康复训练,增强身体稳定性

结合患者康复情况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从而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平衡能力,以此降低跌倒风险。术后早期需进行简单的床上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收缩练习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增强腿部肌肉力量。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逐渐增加站立和行走练习。在练习站立时,要确保有家人或护理人员在旁边保护,让老年人双手握住扶手或椅背,缓慢起身,保持站立姿势一段时间,感受身体的平衡。行走练习时,要注意步伐缓慢、稳定,避免匆忙。还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太极拳等,进一步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四、加强生活护理,避免出现意外 

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细节。在协助老年人起床、坐起、站立等动作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避免突然用力或动作过猛。例如,在起床时,先让老年人侧卧,然后用手臂支撑慢慢坐起,再在床边坐一会儿,适应体位变化后再站立。在穿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衣物和鞋子。衣物应宽松、舒适,避免过于紧身或过长的衣裤,以免影响活动或导致绊倒。鞋子要选择鞋底防滑、合脚的款式,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此外,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当老年人感到疲劳、头晕或身体不适时,应尽量避免活动,防止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发生跌倒。

五、提高防跌倒意识 

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护理人员需向他们详细讲解术后跌倒的危害、常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防跌倒的重要性。教导老年人在行走时要注意力集中,避免边走边做其他事情,如看手机、聊天等。告知家属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老年人,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康复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让老年人和家属更好地掌握防跌倒知识和技能。 

总之,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跌倒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环境优化、辅助器具的正确使用、康复锻炼、日常生活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安全的康复环境,减少跌倒风险,促进其身体的顺利恢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髋关节置换术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