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癌症患者化疗后如何预防感染

癌症患者化疗后如何预防感染

唐秀荣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
2025年07月02日 21页 2155 海报 复制链接

化学药物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患者的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使得患者在化疗后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唠唠癌症患者化疗后该如何预防感染,特别是在用药和血常规下降这两方面需要注意些啥。

一、用药方面

化疗后的患者,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合理用药对预防感染起着关键作用。这里主要讲讲抗生素和提升免疫力药物的使用。

1.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就像是咱们身体抵御病菌的“卫士”,但这个“卫士”可不能随便乱请,得听医生的指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化疗方案、身体状况以及过往病史等,综合判断需要使用什么种类的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患者化疗后身体免疫力下降,很多时候病菌已经悄悄潜入了,只是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这时候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抗生素,能把病菌扼杀在摇篮里。

还有些患者,一看症状减轻了,就擅自停药。这是不对的。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完整的疗程,中途停药很可能让病菌死灰复燃,而且还容易让病菌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用同样的抗生素就不管用啦。所以,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来使用抗生素,可别自作主张哦。

2. 提升免疫力药物的作用

除了抗生素,医生可能还会给患者开一些提升免疫力的药物。这些药物就像是给咱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加油打气”,让它能更快地恢复战斗力。常见的提升免疫力药物有胸腺肽等,它们可以帮助身体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更好地抵御病菌的入侵。

二、血常规下降应对

1. 白细胞下降

白细胞堪称身体抵御感染的“先锋部队”,它们时刻在身体里巡逻,一旦发现病菌入侵,便会迅速出击。可化疗后,白细胞数量常常会大幅降低,这就好比部队兵力锐减,身体对抗病菌的能力自然大打折扣。当白细胞低于正常范围时,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实际状况,精准选用升白细胞的药物,比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它能像“紧急征兵令”一样,刺激骨髓快速生产白细胞,充实身体的防御力量。

患者在此时也得做好自我防护。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就像病菌的 “聚集地”,商场、电影院这种地方,能不去就别去了。出门时,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这小小的口罩,可是阻挡病菌的一道重要防线,能有效减少病菌的吸入。回到家中,也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多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赶走潜在的病菌。另外,个人卫生也绝不能马虎,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之后,一定要勤洗手,把手上沾染的病菌都冲洗掉,不给它们进入身体的机会。

2. 红细胞下降

红细胞的使命是为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就像一个个勤劳的 “快递员”。要是化疗后红细胞数量下降,“快递”送得少了,患者就容易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这时,医生会给出贴心建议,让患者多吃富含铁的食物,瘦肉、动物肝脏、红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能为身体合成红细胞提供充足的 “原料”,助力身体生成更多红细胞。要是情况比较严重,食物补充来不及,那就得依靠输血治疗,直接为身体输送急需的红细胞,保证氧气供应。

3. 血小板下降

血小板在身体里扮演着“止血小能手”的角色,哪里有出血风险,它们就会迅速聚集过去堵住伤口。化疗后血小板下降,患者就容易出现各种出血倾向,鼻出血可能毫无预兆地突然来袭,牙龈出血在刷牙、咀嚼时频繁出现,皮肤也变得脆弱不堪,轻轻一碰就会留下瘀斑。这种情况下,患者要尽量避免碰撞和受伤。像打篮球、踢足球这类充满对抗性、容易磕磕碰碰的运动,就得果断放弃了。平时走路也得小心谨慎,放慢脚步,防止不小心摔倒受伤。在家里,还可以给家具的尖锐边角贴上防撞条,减少潜在的碰撞危险。在饮食上,太硬、太粗糙的食物容易划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引发内出血,所以要多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煮得软糯的粥、嫩滑的蒸蛋等。

刷牙要用软毛牙刷,避免损伤牙龈导致出血。饮食上也要注意,不要吃太硬、太粗糙的食物,以免划伤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引起出血。如果出现出血情况,要及时按压止血,并及时就医。

化疗后感染可能危及生命,需以“防大于治”为核心。患者及家属应密切观察身体变化,严格遵循医嘱,同时保持环境与饮食清洁。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干预,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治疗顺利进行。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癌症患者化疗感染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