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冠心病应如何护理?

冠心病应如何护理?

马联荣 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中心卫生院
2025年08月20日 33页 1565 海报 复制链接

冠心病不容小觑。面对冠心病,我们绝不是束手无策!除了医生的专业治疗,日常的精心护理更是决定病程发展、生活质量和预后好坏的关键。那么,冠心病患者究竟应该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呢?

一、饮食管理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饮食不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维护心脏健康的“良药”。

1.低盐饮食是基石: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约一啤酒瓶盖)。烹饪时尽量少放盐,利用醋、柠檬汁、香料等调味,替代部分盐味。同时,警惕隐形盐,如加工食品、腌制食品、酱料等。

2.控制总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是导致血脂升高的罪魁祸首。

① 限制动物性脂肪:减少肥肉、动物内脏、蛋黄、黄油等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食物的摄入。

② 选择优质植物油:优先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玉米油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

③ 警惕反式脂肪:避免或减少食用含有氢化植物油的加工食品,如饼干、蛋糕、炸薯条等。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稳定血糖、促进肠道健康。

① 多吃全谷物:用糙米、燕麦、全麦面包替代精米白面。

② 足量蔬菜水果:每天保证新鲜蔬菜500克左右,水果200-350克。特别是富含抗氧化剂的深色蔬菜和浆果类水果。

③ 适量豆类坚果:豆类(如黄豆、黑豆)和适量坚果(如核桃、杏仁)是优质脂肪和膳食纤维的来源。

4.优质蛋白质适量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功能维持的必需品。选择鱼肉(特别是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去皮禽肉、瘦肉、豆制品、低脂牛奶等。

5.少量多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减轻餐后心脏负担。少量多餐有助于维持血糖和血脂的平稳。

二、规律运动

适度、规律的运动是改善冠心病预后的重要手段。它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减轻压力。在开始任何运动计划前,务必咨询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心功能状态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1.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

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些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

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强度过大、对抗性强、瞬间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短跑、拔河等。

2.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初期: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如散步15-20分钟。

逐渐增加:随着体能的提升,逐渐增加运动时间(推荐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和强度。

热身与放松:每次运动前后都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和放松活动。

3.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避免极端天气:不要在过冷、过热、潮湿或大风的环境中运动。

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运动中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大汗淋漓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休息或就医。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应随身携带。

三、药物管理

药物治疗是控制冠心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核心。严格遵医嘱用药,按照医生处方,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切勿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这可能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熟悉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反应。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血脂、血压、血糖、心电图等检查,评估药物疗效和调整方案。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等舌下含片应随身携带,并学会正确使用。

四、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精神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冠心病患者影响甚大,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学习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疾病,正视生活。尝试深呼吸、冥想、瑜伽、听轻音乐、阅读等,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获得情感支持,避免孤独感。保证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修复和压力的缓解。

五、戒烟限酒

吸烟是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酒精过量也会增加心脏负担。

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严重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戒烟是改善冠心病预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少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益的说法尚无定论。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是正在服药的患者,酒精可能与药物发生反应,增加肝脏负担。建议尽量戒酒,若饮酒也需严格限量。

结语

冠心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知和忽视。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情绪、戒烟限酒等全方位的日常护理,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健康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药方”,请从现在开始,与医生携手,成为自己心脏的守护者!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冠心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