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肠梗阻护理全解析,助力肠道畅通
老年模式

肠梗阻护理全解析,助力肠道畅通

侯沛雪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5年09月17日 22页 1543 海报 复制链接

肠梗阻就是肠道被堵塞了,导致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像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突然堵塞,引起一系列不适。了解肠梗阻的护理要点,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促进康复,甚至预防复发。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肠梗阻的护理知识,助力您的肠道畅通。

一、认识肠梗阻:为什么肠道会“堵车”?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在肠道内的通过受阻,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机械性肠梗阻: 指肠道本身存在物理性阻塞,如肿瘤、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异物等。

动力性肠梗阻: 指肠道动力不足或紊乱,导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内容物无法正常推进,如肠麻痹、炎症性肠病等。

二、肠梗阻的症状: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肠梗阻的症状因梗阻部位、程度和病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

腹痛: 阵发性绞痛,可位于腹部任何部位,疼痛可呈间歇性加剧。

腹胀: 腹部膨胀,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呕吐: 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胆汁,甚至粪便样物。

停止排便排气: 完全性肠梗阻时,停止排便排气。

三、肠梗阻的护理要点:内外兼修,助力肠道畅通

肠梗阻的治疗往往需要综合措施,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术后的护理都至关重要。

1. 饮食护理:循序渐进,呵护肠道

禁食/肠内营养: 肠梗阻早期,为了减轻肠道负担,通常需要禁食。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采用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方式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 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空肠造瘘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肠道内。

肠外营养: 通过静脉输注营养液,绕过消化道直接为身体提供营养。

恢复饮食: 待肠道功能逐渐恢复后,可逐渐恢复饮食。饮食原则是:

少量多餐: 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减轻肠道负担。

易消化: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面条等。

低纤维: 避免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浓茶、咖啡等。

注意观察: 密切观察进食后的反应,如腹痛、腹胀、呕吐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长期饮食: 即使症状缓解,也要注意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腹部护理:细心观察,及时反馈

观察腹部情况: 每天观察腹部是否有腹胀、压痛等情况。

听诊肠鸣音: 听诊肠鸣音的频率和性质,了解肠道蠕动情况。

记录排便情况: 详细记录排便的次数、量、性状等。

及时反馈: 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

3. 伤口护理(针对手术患者):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观察伤口: 每天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迹象。

遵医嘱使用药物: 如有必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药,预防感染。

避免剧烈活动: 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活动与休息:劳逸结合,促进康复

早期活动: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逐步增加活动量: 待身体逐渐恢复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散步、做操等。

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5. 心理护理:保持乐观,积极面对

了解病情: 了解肠梗阻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积极沟通: 与医生、护士、家人朋友积极沟通,倾诉内心的感受。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促进康复。

四、预防肠梗阻:防患于未然

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腹腔肿瘤、炎症性肠病等。

预防肠粘连: 腹部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可有效预防肠粘连。

健康饮食: 避免暴饮暴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肠道问题。

总结

肠梗阻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合理的饮食、细致的观察、适当的活动和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康复,助力肠道畅通。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肠梗阻的护理知识。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肠梗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