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带残端何时脱落,如何做好护理
对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孩子出生后1个月,可称为“新父母期”。父母要尽快熟悉新生婴儿的一些生理特点,学会有关护理新生婴儿的科学知识,帮助娇嫩的小生命度过“险关”。
新生婴儿的脐带何时脱落
肚脐,是那个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度过的营养之路,也是他们排泄废物的通道。宝宝一出生,肚脐就成了大人们特别关注的地方。你知道吗?正常情况下,脐带会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然后在3~4天开始脱落,大约10~15天就会自己愈合。可是,有时候即使脐带被结扎后,脐窝创面的血管还没有完全闭合,再加上脐凹处容易积水而不容易干燥,就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咦,感染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哦!有时候会引发严重的败血症,让宝宝的身体受到威胁。
所以,家人们,要时刻注意宝宝的肚脐部位哦!保持清洁是关键。每天用温水和肥皂轻轻地清洗宝宝的肚脐,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让肚脐尽快变干。还有,尽量避免宝宝的尿布遮挡肚脐,这样可以让它更容易呼吸,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果你发现宝宝的肚脐红肿、有分泌物或者发出异味,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哦!医生会给予正确的治疗建议,确保宝宝的肚脐健康无忧。
新生儿脐带如何护理
了解脐带护理原则后,妈妈们就要做好对宝宝的脐带护理。这个护理工作要分成两个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脐带未脱落前和脱落后两个变化的阶段。
第一阶段:脐带未脱落之前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就应该将包扎的纱布打开,不再包扎,以促进脐带残端的干燥与脱落。处理脐带时,首先要洗干净双手,然后捏起脐带,轻轻提起,用75%的消毒酒精棉棒,围绕脐带的根部进行消毒,将分泌物及血迹全部擦掉。这个过程每日进行1~2次,以保持脐根部的清洁。
保持干燥: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贴上防水贴。每次换尿布时,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轻轻地清洗脐带周围的皮肤。用柔软的毛巾轻拭干燥,确保周围没有残留的湿气。这有助于减少细菌和污垢的滋生,预防感染的发生。尿布经常会接触到宝宝的脐部,因此要经常检查尿布是否潮湿,尤其是尿布内侧是否湿润。如果发现有尿液渗透到脐部,及时更换干燥的尿布,避免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脐部造成湿气。避免穿着过紧的尿布,过紧的尿布会增加脐部受到摩擦的机会,容易导致皮肤损伤和感染。 注意脐带的保护,避免用手触摸宝宝的脐带,以免引起感染或导致脐带脱落延迟,在清洁脐部时,轻柔地擦拭,不要用力拉扯或擦伤脐带周围的皮肤。
清理分泌物:要经常检查包扎的纱布外面是否有渗血,这一步骤非常重要。渗血可能意味着脐带还没有结扎好或者有其他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发现有渗血,就需要重新结扎止血,确保脐带的伤口能够及时愈合。
如果包扎的纱布外面没有渗血,就可以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了,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但却十分重要。酒精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帮助预防感染的发生,用酒精棉签轻轻擦拭脐带周围的皮肤和脐带残端,将分泌物和血迹擦拭干净,保持局部的清洁。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这是正常的现象。为了保持脐部的清洁和预防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护理措施。首先,可以用75%酒精棉签卷清脐窝,轻轻擦拭周围的皮肤,将分泌物清理干净。然后,盖上消毒纱布,保持局部干燥。在脐带刚脱落的阶段,新生婴儿不建议进行全身浸泡式的洗澡,而是建议采用擦浴的方式。这意味着婴儿不要直接下水,而是让妈妈将纱布拧干后,轻轻擦拭宝宝的身体。这样可以避免湿润脐带部位,减少感染的风险。
断脐后的创面是细菌入侵的门户,在宝宝脐带脱落未愈合前,妈妈们应该小心护理,切不可让宝宝的脐部碰水。让脐部保持干燥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保护措施。脐带尚未脱落的新生儿,腹部不宜直接浸水,以免污染脐部后引起感染。妈妈可以把纱布拧的半干往婴儿身上轻擦。若实在要下水,这个时候,肚脐贴就派上用场了。下水前先在宝宝的肚脐上贴上一块肚脐贴,紧贴皮肤密实排空,确保不会进水后,才把宝宝放进澡盆里清洗身体。洗完澡擦干身子后取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