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与预防措施

张菊 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
2025年08月06日 47页 1102 海报 复制链接

手足口病是小儿群体中的常见传染病之一,通常发病于幼儿、儿童群体,发病后在手、足、口等位置会有明显的疱疹性病变表现,同时患儿体温也会有所上升,伴随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具有自限性的特点,在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消退,但是由于孩子普遍年龄较小,容易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很多家长一到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便担心孩子是否会被病毒感染,其实家长不用焦虑,手足口病也可以预防。那么关于手足口病的症状和预防措施了解多少呢?

1.什么是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其中EV71型病毒容易引起重症,该疾病5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更高。手足口病四季均有可能发病,但夏秋季节为主要流行时期,若未进行有效控制易出现暴发性流行的问题。手足口病的传播以粪-口传播为主,消化道、呼吸道以及与患儿分泌物接触均有可能引起病情传播。

2.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1)出疹期症状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以口腔、手脚、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也是该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早期患儿身体疲乏,进食欲望下降,腹部有疼痛表现,发热持续24~48小时后可以在患儿的口腔黏膜发现水泡,疼痛明显,粟粒大小,随后手足口处皮肤便会有皮疹、疱疹出现。部分患儿无其他症状,只有皮肤出现异常改变。

(2)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部分患儿因病情较重会同时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以及心肌炎等并发症,伴有神经性症状,如嗜睡或者精神状态萎靡等。患儿会有肢体抖动、肌无力、精神状态烦躁等表现,是神经系统受累期的症状。

(3)心肺衰竭前期症状

心肺功能衰竭在手足口病治疗中较为少见,但也有一定概率发生,通常在手足口病发病5天内,患儿心率以及呼吸明显加快,四肢末梢触及发凉,有出冷汗症状,为危重型患儿。尽早发现前期异常症状表现,并前往医院接受规范治疗是降低重症患儿死亡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进入心肺衰竭期患儿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有发绀表现,咳嗽时会出现红色泡沫样痰液,或者痰液中带有血丝。病情严重时患儿体征不稳定,可能有休克的隐患。因此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特定的区域出现皮肤异常表现要立即前往医院检查是否属于手足口病,并关注患儿症状发展情况,防止病情加重。

3.小儿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1)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方式,其中EV-71灭活疫苗可以预防因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可以避免重症手足口病发生,降低因手足口病而引起的死亡例数。6月龄到5岁以内的儿童应当尽早接种该疫苗。但家长要注意该疫苗只能针对EV-71病毒进行预防,而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病毒可以达到二十多类。因此在接种疫苗后也要做好其他的预防措施,不可大意。

(2)做好卫生管理

在饮食卫生方面禁止孩子喝生水、吃生食,家里吃剩菜和剩饭时要先对食物进行加热。对各类食材进行及时清洗,保证菜肴做熟。家长每日要定期对室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天进行适当通风,保持室内空气质量。肠道病毒可通过紫外线照射或者高温的方式进行消杀,因此天气晴朗时家长可以将被子、衣物放到室外晾晒。

(3)强化机体免疫力

提高小儿身体素质能够增强儿童抗病能力,起到预防手足口病的效果。家长要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和营养需求调整饮食方案,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食谱,减少零食摄入量。帮助儿童养成规律作息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带领儿童定期进行户外运动,利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提高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但前往户外运动锻炼时要避开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期要减少前往公共区域的次数。

小儿手足口病是可以预防的,家长发现身边有其他孩子患病后不要担心焦虑,立即做好隔离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手足口病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