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产护理小妙招,助产士来支招!
顺产后,新妈妈们会面临一系列身体上的调整与恢复,包括敏感部位的护理、肿痛管理及哺乳姿势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对于促进恢复至关重要,掌握实用的小技巧,可以帮助新妈妈们更轻松地应对产后恢复期的各种挑战,确保自身健康的同时也为宝宝提供最好的照顾。
1会阴清洁:温水冲洗+保持干燥
顺产后,会阴部位因为经历了撕裂或侧切,变得非常敏感和脆弱,这时候的护理特别重要。如果不注意清洁,很容易引发感染,影响恢复速度甚至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每天要格外留意会阴部位的卫生情况。每次上完厕所后不要用纸直接擦拭,那样不仅容易刺激伤口,还可能引起疼痛或延迟愈合,建议准备一个干净的冲洗瓶,里面装上温水,在大小便之后从前往后轻轻冲洗会阴,这样既能冲掉残留物又不会把肛门区域的细菌带到尿道口或阴道口。冲洗完以后也不要用力擦干,而是用干净柔软的纸巾或者棉球轻轻地吸干水分,让皮肤自然保持干燥的状态。如果家里有淋浴条件的话,也可以在洗澡时用温水轻柔地清洗整个私密区域,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为了更好地预防感染,还要记得勤换卫生巾,选择透气性好的产品,避免局部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平时洗手也要彻底,尤其是在如厕后、更换护垫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2肿痛管理:24小时内冷敷,之后可温敷
生完宝宝后,很多妈妈都会感觉会阴部位有些肿胀、发硬甚至隐隐作痛,这其实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做过侧切或者有自然撕裂的产妇。虽然不舒服,但通过正确的冷敷和温敷方法,是可以有效缓解的。一般来说,在分娩后的头24小时是控制肿胀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会阴部位,每次大约15到20分钟,不要太久,以免冻伤皮肤,冷敷的作用主要是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感。过了24小时之后,如果仍然觉得肿胀明显或者有酸胀的感觉,就可以改用温敷了,温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修复,也能帮助吸收淤血,产妇可以用热毛巾、煮熟的鸡蛋(外面包一层布)或者暖宝宝来敷,但温度不能太高,避免烫伤。不管是冷敷还是温敷,都要注意动作轻柔,同时观察皮肤有没有异常变化,比如发红、起疹子或刺痛,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就要立即停止。
3哺乳姿势:侧卧或后背支撑,避免伤口受压
哺乳是产后妈妈每天都要面对的一项任务,对宝宝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但如果刚经历顺产,特别是做过会阴侧切或有撕裂伤,哺乳时如果姿势不对,可能会让产妇感到不适甚至疼痛。为了避免对伤口造成额外的压力,建议产妇采用侧躺喂奶的方式,或者在背部垫个靠枕,让自己半躺着喂奶,这两种姿势都能很好地减轻腹部和会阴的张力。如果是侧躺喂奶,可以在背后放一个枕头支撑腰部,脚下也可以垫一个小枕头,让整个身体更放松;如果选择坐姿哺乳,最好在手臂下或背部垫上软垫,提供足够的支撑,这样肩膀和脖子就不会因为长时间托着宝宝而感到酸痛。还要注意宝宝的含乳姿势是否正确,确保他张大嘴巴把乳晕部分也含住,而不是只叼着乳头,这样才能减少乳房疼痛。在整个喂奶过程中,尽量避免久坐、弯腰或用力提拉身体,以免牵拉到会阴伤口,影响恢复。
4休息体位:半卧防腰痛,避免久坐久站
产后身体还在慢慢恢复中,尤其是骨盆、子宫和会阴部位都还比较虚弱,这时候如何休息也很关键。很多新妈妈因为忙着照顾宝宝,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结果导致腰酸背痛,甚至影响伤口恢复,所以在卧床休息的时候建议采取半卧位,也就是在后背垫上一两个枕头,让身体呈30到45°的倾斜角度,这种姿势不仅能让盆底肌肉得到放松,还能帮助恶露顺利排出,减少子宫脱垂的风险,同时它也有助于缓解胸闷、呼吸不畅等不适感,尤其适合体力较弱的产妇。如果需要下床活动,动作一定要慢一些,先在床上坐几分钟适应一下再慢慢站起来,避免头晕摔倒,走路时步伐不宜过大,也不宜提重物,回到床上后,最好先保持一会儿半卧位,给身体一个缓冲的过程。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尤其是坐在没有垫子的硬板凳上,会对会阴伤口产生压迫,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