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如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如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

高伟丽 钦州市浦北县中医医院
2025年07月02日 23页 2570 海报 复制链接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脊柱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行动不便。无论是上班族久坐办公,还是体力劳动者频繁弯腰负重,都可能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受害者”。因此,了解如何缓解这种疼痛,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至关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常见症状

腰痛:这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通常会感到腰部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可能局限于腰部,也可能向臀部、大腿甚至小腿放射。

下肢放射痛: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时,会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下肢的疼痛、麻木,甚至行走困难。

麻木感: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或足部的麻木,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传导功能受到影响。

肌肉无力:在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肌肉力量减弱,甚至足下垂等情况。

缓解疼痛的方法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从而缓解疼痛。

常见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注意事项: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胃痛、胃溃疡等。建议饭后服用,并严格控制剂量。

肌肉松弛剂

作用: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减轻因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

适用情况:适用于疼痛伴有明显肌肉痉挛的患者。

神经营养药物

作用: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缓解神经麻木、疼痛等症状。

常见药物:甲钴胺等。

中药治疗

作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缓解疼痛和麻木。

方法:中药贴敷、熏洗等外用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腰部,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

物理治疗

热敷

原理: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方法: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暖宝宝,敷在腰部疼痛部位。

持续时间:每次 20 - 30 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冷敷

适用情况:急性期或局部肿胀明显时,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方法: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腰部疼痛部位。

注意事项: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冻伤皮肤。

电疗

方法: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超短波、微波治疗等,通过电流或电磁波的刺激,缓解疼痛和炎症。

按摩与推拿 

作用: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注意事项:避免用力过猛,最好由专业的按摩师或康复治疗师进行操作。

牵引治疗

原理:通过牵引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缓解疼痛。

适用情况: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牵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康复锻炼

腰背肌锻炼

飞燕式锻炼:俯卧位,双下肢伸直,两手贴在身体两旁,下半身不动,抬头时上半身向后背伸。

五点支撑法:仰卧位,以双手交叉作支撑点,两腿半屈膝90°,脚掌置于床上,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腿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旁分开。

锻炼频率和强度:每天进行 3 - 5 组,每组 10 - 15 次,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强度。

核心肌群训练

平板支撑:俯卧位,用前臂和脚尖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桥式运动: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在地上,将臀部抬起,使身体呈桥形。

侧桥:侧卧位,用一侧前臂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

伸展运动

猫牛式伸展:双手双膝着地,吸气时背部下沉,抬头挺胸;呼气时背部拱起,低头含胸。

仰卧位抱膝伸展:仰卧位,双手抱住一侧膝盖,将膝盖向胸部靠近,保持几秒钟后缓慢放下。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伸展,循序渐进,以免加重腰部负担。

何时需要就医

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无法通过药物或物理治疗缓解。

出现大小便失禁、下肢无力:这可能是神经受压严重的表现,需要尽快就医。

症状持续加重,保守治疗无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后,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

坚持康复锻炼:定期进行腰背肌锻炼和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腰部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久坐、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腰椎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减轻心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但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轻痛苦。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保持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