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防到治疗:药师全面解析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原则
家里一有孩子,就绕不开各种感冒咳嗽、鼻塞打喷嚏的“小烦恼”。遇上季节变化的时候,幼儿园里、学校里更是此起彼伏地咳个不停,家长们跟着焦头烂额,药也吃了不少,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很多家长都想问药师:孩子生病了,该怎么用药?什么药物安全有效?今天咱们就好好唠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原则,让你心里明明白白,不再为孩子的健康问题焦虑。
孩子感冒咳嗽了,该用什么药?
孩子一感冒咳嗽,很多家长就急着找药吃,药吃了一堆,效果却一般,甚至有时候还吃出了其他问题。儿童用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安全第一,选择药物时一定要针对孩子具体的症状。比如孩子感冒发热,可以用些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或布洛芬(美林)来退热止痛,效果很好而且安全性高,但剂量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千万不能过量。
有些家长孩子一咳嗽就立刻给用强效镇咳药,这个做法并不正确。如果孩子咳嗽有明显的痰液,建议用一些稀释痰液的药物,比如盐酸氨溴索(沐舒坦)或者乙酰半胱氨酸(富露施),药物稀释痰液后,孩子很容易就能将痰咳出。如果孩子只是干咳,可以给孩子喝些含有右美沙芬的止咳糖浆,帮助镇咳缓解症状。
鼻塞流涕,用药有讲究
孩子鼻塞流鼻涕虽然不是大问题,但晚上睡觉堵着鼻子,睡不好觉,全家人都跟着受影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一些儿童专用的鼻腔喷剂,比如儿童专用羟甲唑啉鼻喷剂(达芬霖),用药之后几分钟孩子鼻子就通气了,孩子舒服,家长也轻松不少。
不过鼻喷剂不能长期使用,一般连续使用不要超过5天,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可能导致鼻腔粘膜损伤或药物依赖性。另外还可以用生理海盐水鼻腔喷剂给孩子日常清洗鼻腔,能有效减轻鼻塞症状,缓解孩子的鼻腔不适,安全又没有副作用。
孩子喘息、哮喘,用药更要精准
儿童喘息症状可大可小,有些是急性支气管炎,有些可能就是哮喘的早期表现。喘息发作时,支气管会痉挛,孩子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喘息的情况。这时候家里要备好沙丁胺醇(万托林)等快速扩张气道的药物,一旦喘息发作就可以立刻用起来,快速缓解气道痉挛,让孩子呼吸顺畅起来。
如果孩子反复出现喘息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详细检查,排除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如果确诊为哮喘,医生一般会给孩子开具长期控制的药物,比如布地奈德吸入剂,帮助孩子减轻气道炎症,控制病情。家长也要定期带孩子复查,调整药物剂量,控制好症状,避免频繁发作。
抗生素不是万能药,用药要谨慎
很多家长孩子一咳嗽发烧,就想着赶紧用抗生素,好得快。可是绝大部分儿童呼吸道感染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能对付细菌,对病毒完全不起作用。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让孩子病好得更快,反而可能引起耐药、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
儿童用抗生素一定要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只有明确感染为细菌感染时才需要用抗生素,比如确诊为细菌性肺炎、急性细菌性扁桃体炎、中耳炎等情况下,医生才会开抗生素。而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咳嗽,用药只需要对症治疗就够了,不要给孩子乱用抗生素。
孩子用药,剂量精准很关键
给孩子用药,药量一定要准确,不同年龄、不同体重的孩子,药物剂量都是不同的。同一种药物,剂量小了效果不好,剂量大了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很多家长在用药时习惯凭经验或大概估计,这种做法是有风险的,可能引起药物过量或无效。
建议家长在家准备一个专门的儿童用药量具,比如带刻度的口服药液注射器或量杯,准确给孩子测量用药剂量。尤其是幼儿用药更要精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儿童药物选择时也要尽量选择儿童专用药物或剂型,这些药物的剂量更适合孩子,更加安全可靠。
总结
儿童呼吸道疾病虽然很常见,但只要家长们细心预防,合理用药,孩子的呼吸健康就有了可靠的保障。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呼吸道,做好预防措施,孩子生病的概率就能大大降低。生病后遵医嘱规范用药,不盲目、不随意,孩子少受罪,家长少操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全家人最大的幸福。尤其需要注意,不同个体间有差异,需要在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