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吃得太快、太烫”真会得食管癌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吃得太快、太烫”真会得食管癌吗?医生告诉你真相

檀紫瑞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
2025年07月23日 38页 1323 海报 复制链接

近年来,随着食管癌发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中,“吃得快”和“吃得太烫”这两个常见行为,正是被医学界关注的高危因素之一。

那么,“吃得太快、太烫”真的会得食管癌吗?今天一篇文章给您讲清楚。

一、什么是食管癌?它有哪些高危因素?

食管是连接咽喉与胃的一段管道,主要功能是将食物从口腔输送至胃中。当食管内壁的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并形成肿瘤时,就可能发展为食管癌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国、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发病率较高。中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之一,尤其在北方农村地区更为常见。

食管癌的高危因素包括:

长期吸烟、饮酒

饮食习惯不良 (如长期进食过热、过快、腌制、熏制食物)

营养缺乏 (如维生素A、C、E及微量元素锌、钼等)

慢性食管炎症 (如胃食管反流病、巴雷特食管)

遗传因素

而我们今天要重点讨论的,就是饮食习惯中的两个因素:“吃得快”和“吃得太烫”。

二、“吃得太烫”为何会伤食管?它和食管癌有什么关系?

1. 食管黏膜对温度非常敏感

正常情况下,食管黏膜的耐受温度约为50℃ ,而我们日常进食的食物温度常常超过这个数值。例如,热汤、火锅、刚出锅的面食等,往往温度在60℃甚至更高。

如果长期进食过热的食物,会对食管黏膜造成反复的热刺激和慢性损伤 。这种损伤如果长期得不到修复,就可能引发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 ,进而发展为癌前病变,甚至癌变。

2.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已将“高温饮品”列为致癌物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65℃以上的热饮 (如热茶、热汤)被列为2A类致癌物 ,即“对人类可能致癌”。

三、“吃得快”也会导致食管癌吗?

1. 快速进食会增加食管负担

吃得太快,食物没有充分咀嚼就吞咽,不仅会增加胃的负担,还可能损伤食管黏膜 。未充分咀嚼的大块食物在通过食管时,可能划伤食管壁,造成局部炎症和慢性损伤。

2. 快速进食与胃食管反流有关

吃得快还容易导致胃胀、胃食管反流 ,而胃酸反流到食管中,会进一步损伤食管黏膜,诱发慢性食管炎 ,长期发展可能演变为巴雷特食管 ,这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

3. 快速进食影响饱腹感,容易引发肥胖

吃得快还会导致大脑来不及接收到“吃饱了”的信号,从而摄入过多热量 ,久而久之引发肥胖。而肥胖又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诱因,间接增加食管癌风险。

四、科学数据支持:饮食习惯与食管癌的关联

1. 中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尤其是在北方农村地区,如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食管癌发病率居世界前列。这些地区的饮食习惯普遍偏“热”“咸”“快”,与食管癌的高发密切相关。

一项发表于《国际癌症杂志》的研究指出:

“长期食用65℃以上食物的人群,其食管癌风险比常温饮食者高出3~5倍。”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

WHO建议人们避免长期饮用65℃以上的热饮,尤其是习惯饮用热茶、热汤的地区,更应提高警惕。

五、如何科学进食,预防食管癌?

1. 控制进食温度

食物入口前应稍作冷却,避免直接吞咽高温食物。

热汤、热茶、火锅汤底等应放置5~10分钟再饮用。

可借助汤勺、吹气等方式帮助降温。

2. 放慢进食速度

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再吞咽。

避免边吃饭边看手机、电视,分散注意力。

给大脑足够时间接收“饱腹信号”,防止暴饮暴食。

3. 均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腌制、熏制、辛辣、过咸食物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保持饮食多样化,避免单一饮食结构。

4. 戒烟限酒,远离食管癌高危因素

吸烟和饮酒是公认的食管癌危险因素,应尽量戒除。

若有长期饮酒习惯,建议定期体检,早筛查、早发现。

5.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40岁以上、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不良者,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胃镜是早期发现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最有效的方法。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食管癌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