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小儿肺炎的症状识别,你如何知道?

小儿肺炎的症状识别,你如何知道?

何易男 雅安市人民医院
2025年08月06日 32页 2725 海报 复制链接

听到“肺炎”这个词,很多家长会瞬间紧张起来。确实,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但又不容忽视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和换季时期,发病率会明显上升。

那么,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和普通感冒、咳嗽有什么不同?孩子出现哪些表现时要高度警惕?作为家长,我们又该如何第一时间识别、及时就医?

小儿肺炎是什么?它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肺炎是指肺部感染引起的炎症,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泡和肺间质,导致肺部通气和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它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最常见的包括:

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尤其是婴幼儿感染病毒性肺炎较为常见;

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支原体:尤其在学龄儿童中多见,可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

有时一种感染会合并另一种,比如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病情更为复杂。

小儿肺炎和感冒怎么区分?

肺炎早期症状和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类似,比如发热、咳嗽、流涕、精神差等,因此容易混淆。但肺炎一般会在感冒的基础上加重,出现更严重的全身表现:

感冒通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轻微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体温不高,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而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常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持续高热、严重咳嗽、喘息甚至青紫等。

一旦孩子的病情出现明显变化,就要提高警惕,考虑是否是肺炎。

小儿肺炎的“信号灯”有哪些?

下面列出一些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这些是家长判断是否需要带孩子就医的重要“线索”。

1. 持续或高热不退

肺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发烧。大多数患儿会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波动,有的还会出现寒战。尤其是发热超过3天仍不退,或者热退后又复发,需警惕肺部感染。

2. 咳嗽明显加重

肺炎会引起持续性咳嗽,早期可能是干咳,之后出现有痰的湿咳,有些孩子甚至咳嗽剧烈到影响睡眠、进食。相比普通感冒,肺炎咳嗽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

3. 呼吸急促、喘息、胸部异常起伏

这是肺炎的“标志性”表现之一。孩子呼吸次数增多,看起来像“喘不过气来”。严重时可能表现为:

鼻翼煽动(吸气时鼻孔张开)

三凹征(锁骨上、胸骨下和肋骨间凹陷)

喘鸣音(类似“呼哧呼哧”的呼吸声)

呼吸时胸壁剧烈起伏或肚子鼓动明显

4. 精神状态变差、吃奶或进食减少

感染肺炎后,孩子往往精神萎靡、嗜睡、不愿玩耍,尤其是婴儿表现为吃奶量减少、频繁吐奶、哭闹不安,甚至出现“懒得哭”的状态。

5. 嘴唇发紫、脸色发青

这表示孩子出现了缺氧。如果发现孩子嘴唇、指甲、舌头呈青紫色,是严重肺炎或呼吸功能障碍的表现,要立即送医院。

6. 伴有其他系统症状

肺炎还可能引起其他症状,比如:

呕吐、腹泻(常见于病毒性肺炎)

胸痛、头痛(较大儿童可主诉)

反复惊跳或抽搐(高热或脑部受累)

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

新生儿:常无明显咳嗽和发热,而是表现为呼吸浅快、吃奶困难、精神差,容易漏诊。

婴幼儿(1岁以内):表现为高热、呼吸急促、吃奶减少、不易安抚。

学龄前儿童:咳嗽加重、胸痛、呼吸费力,精神食欲明显下降。

大龄儿童:可描述出呼吸痛、胸闷,有时甚至会自己说“呼吸不顺”或“胸口疼”。

什么情况下必须马上去医院?

如果孩子有以下任一表现,建议不要观望,及时就医:

高热不退或热退后复烧;

咳嗽剧烈,伴喘息或胸部明显起伏;

精神极差,不吃奶或进食、反应迟钝;

出现紫绀(嘴唇、指甲发紫)或持续呻吟;

出现呼吸暂停、抽搐、昏迷等严重表现。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密切观察病情:记录体温变化、呼吸频率、咳嗽频次等;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抗病毒或抗生素;

注意补液:多饮水,维持体液平衡;

避免自行乱用抗生素:肺炎类型不同,乱用药可能掩盖病情或增加抗药性。

预防肺炎的关键措施

接种疫苗:按时接种肺炎疫苗(如13价肺炎链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

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带孩子去密闭或人多的地方;

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是最好的“防御盾”;

注意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着凉;

避免接触病人:特别是家中有人感冒时,要与婴幼儿隔离。

结语

肺炎对小儿来说不是“小病”,但也不是无法预防的疾病。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早识别、早处理。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第一道防线”,为他们守护好健康成长的每一步。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小儿肺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