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要点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要点

何江月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06月25日 15页 2565 海报 复制链接

病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防范的一种物质,而一旦被病菌入侵就会引起多种疾病。手足口病传播速度快,症状多样,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如果孩子不幸感染此病,家长不仅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还需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护理方法,以促进孩子的康复。本文简单介绍了一些手足口病家庭护理的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

一、手足口病介绍

(一)手足口病定义

对手足口病病因进行研究发现,各种肠道病毒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而且很多患过该病的患儿依然会再次患病。这说明,该病很多病毒都不会引发交叉免疫。对于该病而言,患者多会在手部、脚上、口腔和臀部出现皮疹,也可能会出现疱疹,还可能伴随口腔疼痛,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并因为影响到免疫功能而引发重型水痘。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能够潜伏2到10天,平均潜伏期为3到5天,通常情况下,患者都会在感染病菌后10天内发病。因为小朋友身体免疫力还不成熟,特别是5岁以下的小朋友,所以他们更容易患上该病。如若小孩患上该病,一般会出现咳嗽、发热、流鼻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脚部皮疹、手部皮疹。如若小孩患上该病的程度比较严重,还可能引发脑水肿、肺出血等,甚至可能引起患儿死亡。

(二)手足口病症状

在患上手足口病初期,患儿往往会出现低热,还会伴随全身不适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口腔黏膜也会出现症状,多为水疱,并逐渐转变为圆形或椭圆形疱疹,这些疱疹通常质地比较硬,周边还会有红晕,大概有3-7㎜大小,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通常在数天内逐渐消退。而且除了手、脚、口腔部位外,患上该病后,皮疹还可能出现在臀部和四肢,甚至有少数患儿,这种情况会出现在躯干部位。这些皮疹并不会让患儿感到疼痛,也会感到瘙痒,而且会在数天内逐渐消退。另外,部分患儿可能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即咽峡部出现疱疹,并伴有咽痛等症状。出现这种情况的患儿通常会在5至10天内自愈,预后良好,没有后遗症表现。

二、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要点

(一)日常发烧护理

1.监测体温

患儿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应密切监测其体温变化,若其体温不超过38.5℃,且患儿精神状态良好,也没有出现乏力、呼吸障碍的症状,就可居家观察,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贴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2. 服用退烧药

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5℃,而且物理降温无效,家长可根据药物说明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同时,家长需要让患儿少量多次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和散热。

(二)皮疹的护理

1.选择透气衣物

对于可以看到明显皮疹的患儿,家长需给他们穿轻薄透气的衣服,这样可以防止皮肤摩擦损伤的出现。同时,家长需确保患儿皮肤干燥清洁,避免皮疹继发感染。

2.皮肤清洁

对于不能自理的患儿,在他们方便后,家长应及时帮助其清理排泄物,并注意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的清洁干燥,而且需经常开窗通风,也保持房屋的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3. 涂抹药膏

如果患儿皮疹不能保持完整,而是出现破裂,家长可给他们涂抹抗菌素软膏以防止感染。如果患儿皮疹出现痒意且难以忍耐,家长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来缓解患儿瘙痒症状。

(三)口腔护理

1.观察口腔情况

由于该病患儿可能出现口腔症状,因此家长需定期观察患儿口腔情况,查看是否出现疱疹,如果发现疱疹,就要在饮食上进行调整。

2. 调整饮食

对于出现口腔疱疹的患儿而言,他们一般会在进食时感到疼痛,因此家长需给他们准备软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烂面条等,而且患病期间他们的消化功能会下降,所以需让他们进食清淡食物,如,稀粥等。在此期间,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给患儿喂食过烫、过硬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四)隔离护理

为了防止将手足口病传染给他人,患儿应在家中隔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险。而且,为了防止家长护理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家长护理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等。同时,家长需对患儿的玩具、餐具等物品进行定期消毒,以杀灭病毒,防止传播。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但通过正确的家庭护理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大多数患儿都能顺利康复。作为家长应充分了解该病病因、症状及护理要点,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促进患儿康复。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手足口病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