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高血压患者守护健康攻略:从日常细节开始

高血压患者守护健康攻略:从日常细节开始

陈玲娇 广西横州市人民医院全科
2025年05月28日 25页 2372 海报 复制链接

今天我们说一说高血压这个“沉默的杀手”。在我国,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是高血压患者,而且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血压高!高血压就像个“隐形炸弹”,一旦爆发(比如脑出血、心梗),后果很严重。今天我给大家一份“高血压守护健康攻略”,从日常饮食、运动、用药到心态调整,进行全方面科普!

一、什么是高血压?

简单说,高血压就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长期过高。正常血压是收缩压(高压)<120mmHg,舒张压(低压)<80mmHg;如果高压≥140mmHg或低压≥90mmHg,就是高血压了。为什么说它是“沉默的杀手”?因为早期可能没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伤害心、脑、肾、眼睛等重要器官,等出现头晕、胸闷时,往往已经出问题了!

二、高血压患者的日常“保命”攻略

1. 吃饭:管住嘴比吃药还重要!高血压的“饮食开关”就在你的筷子底下,记住这个关键词:低盐!低盐!低盐!盐是血压的“隐形推手”,每天盐摄入量别超过5克(大概一个啤酒瓶盖)。不能只盯着炒菜的盐,酱油、咸菜、腊肉、方便面里的“隐形盐”更可怕!多吃含钾食物能“对抗”钠的坏作用,比如香蕉、土豆、菠菜、蘑菇。但肾病患者要听医生建议,别补过量。少吃油腻和精制糖。油炸食品、肥肉、奶茶、蛋糕这些会让血管变硬,血压更难控制。喝酒?能戒就戒!喝酒后血压会短暂下降,但长期喝会让血压反弹更高,还伤肝!别迷信“降压食物”。芹菜、木耳确实对血管好,但不能代替降压药!别指望吃某种食物就能停药。2. 运动:每天动一动,血压更稳当。高血压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会运动”:推荐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强度以微微出汗、能说话但不能唱歌为准)。避开“危险动作”:不要突然用力(比如搬重物)、使劲憋气(比如举铁)、剧烈跳跃(血压容易飙升)。时间安排: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5天。如果平时不运动,从每天10分钟开始,慢慢加量。注意:血压超过180/110mmHg时别运动,先吃药控制!3. 吃药:不能把降压药当“零食”吃、高血压药不是“有症状才吃”,而是要每天定时吃!常见误区包括:“血压正常了就停药”, 血压正常是药在起作用,停药后反弹更危险!“别人吃的药效果好,我也吃”, 高血压用药因人而异,乱换药可能加重病情。“中药副作用小”, 很多“降压保健品”不能代替降压药,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医嘱!小技巧:设个手机闹钟提醒吃药,或者把药盒放在显眼的地方(比如牙刷旁边)。

三、血压监测:在家也要当“半个医生”

去医院测血压容易紧张,所以在家自测很重要!选个靠谱的血压计: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最准,手腕式的误差较大。测血压的正确姿势:坐着,双脚平放地面,胳膊放在桌子上,袖带和心脏齐平。测前安静休息5分钟,不要憋尿、不要喝咖啡。连续测2~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记录血压日记:把每天测的数值记下来,复诊时给医生看,比临时测一次更靠谱。目标值:一般患者控制在高压<140mmHg,低压<90mmHg;如果年纪大或有肾病,医生可能会调整目标。

四、情绪管理:不能让压力“压垮”血管。生气、焦虑、熬夜会让血压飙升!试试这些减压方法:深呼吸法:吸气4秒、屏住4秒、呼气6秒,重复几次。培养爱好:养花、听音乐、下棋,转移注意力。睡够7~8小时:熬夜会让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特别提醒:如果经常失眠、焦虑,可以找心理医生看看,别硬扛!

五、这些“危险信号”要警惕

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赶紧去医院:突然剧烈头痛、头晕、恶心,胸闷、胸痛,一侧手脚麻木、说话不利索(可能是中风前兆),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不要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高血压的并发症都是“急症”,早发现能救命!

最后总结:高血压是“终身队友”,就像个黏人的“队友”,甩不掉但可以管好它。记住:饮食清淡少盐,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运动30分钟,不能剧烈运动。按时吃药,不擅自停药。天天测血压,记录数据。心态放松,别跟血压“较劲”。坚持这些习惯,高血压患者也能长寿、健康!如果觉得这篇攻略有用,记得转发给身边的高血压朋友,大家一起做“血压的主人”!你的血压,你做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高血压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