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儿童预防接种全攻略:保护宝宝健康的必备知识

儿童预防接种全攻略:保护宝宝健康的必备知识

黄晓雯 灵山县人民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23页 2284 海报 复制链接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手段,为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保护伞”。儿童从出生到学龄前期,是免疫系统最脆弱的阶段,因此,按时、按点、足剂次地接种疫苗,对于保护儿童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详细的儿童预防接种全攻略,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一、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预防接种通过激发抗体,帮助人体在接触病毒和细菌时产生免疫反应,预防疾病。儿童接种疫苗可有效防止多种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等,这些疾病可能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二、疫苗的分类

疫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也称免费疫苗(官方名字叫“免疫规划疫苗”)。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

二类疫苗: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官方名字叫“非免疫规划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但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最优先推荐儿童接种的二类疫苗有两种:肺炎疫苗和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其他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还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三、疫苗接种的时间表

根据我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儿童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如下:

年龄/月龄 疫苗种类及接种剂次

出生时 卡介苗(第一剂)、乙肝疫苗(第一剂)

1月龄 乙肝疫苗(第二剂)

2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第一剂)

3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第二剂)、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一剂)

4月龄 脊灰灭活疫苗(第三剂,口服)、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二剂)

5月龄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三剂)

6月龄 乙肝疫苗(第三剂)、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一剂)

8月龄 麻腮风疫苗(第一剂)、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一剂、第二剂,间隔7-10天)

9月龄 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二剂)

18月龄 百白破联合疫苗(第四剂)、麻腮风疫苗(第二剂)、甲肝减毒活疫苗(第一剂)或甲肝灭活疫苗(第一剂,第二剂在2岁时接种)

2岁 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二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三剂)、甲肝灭活疫苗(第二剂,如选择接种)

3岁 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一剂)

4岁 脊灰减毒活疫苗(第四剂,口服)

6岁 白破疫苗(第一剂)、乙脑灭活疫苗(第四剂,如选择接种)、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二剂)

注意:以上时间表仅供参考,具体接种时间可能因地区和疫苗种类而有所不同。家长应携带预防接种证,按照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安排,按时带孩子接种疫苗。

四、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前:

仔细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如果宝宝出现过敏、感冒、发烧、患有皮肤病等现象,最好等他恢复之后再去接种疫苗。

出门预防着凉,穿着宽松、易穿脱的衣服。

如实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包括过敏史、禁忌症等。

2.接种后:

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

口服减毒活疫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吃热食或哺乳。

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3.常见反应及处理:

轻微反应:如低热、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属于接种后正常反应,一两天后会消失。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方面推荐稀饭、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严重反应:如高热不退、精神状况差、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应立即就医。

五、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疫苗接种并非适用于所有儿童,以下情况属于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指任何生物制品都不能接种,如明确过敏史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病、精神病、免疫缺陷的患者。

2.相对禁忌症:指正患活动性肺结核、腹泻、发热、急性传染病等,待病情缓解,恢复健康后即可接种。

3.特殊禁忌症:指某一种生物制品特有的禁忌症,如结核病人不能接种卡介苗,有惊厥史的儿童不能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等。

此外,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不应接种含有全细胞的百白破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有免疫缺陷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不应接种活的疫苗。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儿童预防接种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