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气血不足莫慌张,中医调养有良方

气血不足莫慌张,中医调养有良方

谭晓英 玉林市中医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13页 2786 海报 复制链接

女性因为经历经、产、孕等情况,身体常会多瘀多虚,继而出现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还会诱发其他疾患。别着急,中医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经验,能帮助女性朋友有效调养气血,提升生活质量。

1气血不足啥表现

气血不足在身体上有着诸多明显迹象。从气色来看,气血充足者面色红润,而气血不足者脸色苍白或萎黄、无血色,眼白混浊发黄,精气神欠佳。日常状态下,常感疲惫,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双腿沉重,睡眠质量差,入睡困难、易惊醒且多梦,记忆力也减退,转头就忘事。女性群体还会出现特殊身体信号,如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周期紊乱,产后恶露不尽、乳汁分泌不足等情况。

2中医调理有妙招

2.1饮食调养“吃”出好气色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很多日常食物就是补气血的好帮手。像红枣,大家都不陌生,每天吃上几颗,直接吃或者煮粥、炖汤放几颗进去,能慢慢把气血补起来。还有桂圆,甜滋滋的,不仅好吃,补气血效果也很棒,不过桂圆性热,容易上火,可不能贪吃。黑芝麻也是个宝贝,炒熟后磨成粉,每天冲一勺,滋养肝肾,对改善气血不足很有益处。另外,用党参、黄芪等中药材炖鸡汤、鱼汤,美味又滋补,隔三岔五喝上一回,身体会越来越有劲儿。

2.2经络穴位来助力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疏通气血,让身体重新焕发活力。比如足三里穴,它位于小腿外侧,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增强脾胃功能,脾胃可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了,气血自然就足了。还有血海穴,对女性调理气血尤为重要,它在大腿内侧,用手指轻轻按揉,每次按揉3-5分钟,每天坚持,能有效改善月经不调、气血不足等问题。睡前泡泡脚,顺便按按脚底的涌泉穴,既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暖烘烘的,睡眠质量也能跟着提高。

气血不足莫慌张,中医调养有良方气血不足莫慌张,中医调养有良方气血不足莫慌张,中医调养有良方

2.3中药调理有良方

如果气血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食疗和穴位按摩效果不明显,那就得请中药出马了。常见的八珍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等八味中药组成,有气血双补的功效,能全方位地调理身体。还有归脾汤,对于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导致的气血不足效果显著,能帮您改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状。不过,中药可不能随便乱吃,一定要找专业的中医师把脉、看舌苔,根据个人体质辨证论治,开出最适合您的药方。

3生活习惯要调整

3.1作息规律养气血

熬夜对气血损耗极大,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排毒与养血的关键时段,若此时还未入睡,气血便无法得到滋养,长此以往,气血亏虚会愈发严重。故而,每日应尽量早睡早起,确保7-8小时的充足睡眠。在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各器官得以休养生息,气血也能慢慢充盈起来。养成固定且规律的作息,让身体形成生物钟,气血运行也会更加顺畅,人也会愈发精神饱满。

3.2适度运动促循环

生命在于运动,气血不足之人不宜一开始就尝试高强度运动,散散步、练练八段锦、太极拳这类舒缓运动最为适宜。散步能活动全身筋骨,促使气血流通,且不会给身体造成过重负担。八段锦与太极拳动作轻柔、缓慢,一招一式都能牵引气血运行至全身各处,达到疏通经络之效。每日坚持适度运动,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提升免疫力,还能助力气血循环,改善气血不足状况,让身体逐渐恢复活力。

3.3心情舒畅很重要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压力大等不良情绪中,气血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暗暗消耗。生活里遭遇烦心事在所难免,关键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听听舒缓的音乐,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看看有趣的书籍,转移注意力,忘却烦恼;与朋友畅快聊天,倾诉心声,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气血才能在平和的心境下顺畅运行,身体机能也会维持在良好状态,免受诸多因气血不畅引发的不适。

结语:

气血不足虽会带来诸多不适,但认识并重视它,依中医的饮食、穴位、中药调理方法,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就能逐步改善。广大女性朋友们,好好调养气血,身体恢复活力,就能以健康状态拥抱生活。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气血不足中医调养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