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为什么重症患者要“睡着”治疗?镇静镇痛的奥秘

为什么重症患者要“睡着”治疗?镇静镇痛的奥秘

吴丹梅 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2025年04月16日 10页 2805 海报 复制链接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家属们常常会看到病人“睡着”了,尤其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这种状态并不是自然的睡眠,而是由于使用了镇静镇痛药物的结果,有些家属看到病人长时间不醒来,甚至表现出昏迷的样子,会非常担心,他们可能会问:为什么医生要让病人“睡着”?这种状态对病人有好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治疗的奥秘。

为什么要镇静和镇痛?

当病情严重到需要依靠呼吸机来维持呼吸时,患者的身体已经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这时候,患者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因各种治疗措施感到极度不适,例如,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体内多种导管的存在、频繁的抽血、翻身护理等,都可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安,如果患者清醒地感受这些刺激,他们可能会因为不适而挣扎、反抗,甚至试图拔除管道和设备,这不仅会影响治疗,还可能导致危险的后果。

为了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医生会给患者使用镇静和镇痛药物,这些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让患者进入一种类似于深度睡眠的状态,减轻他们的疼痛和不适感,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

镇静药和镇痛药有什么区别?

镇静药和镇痛药是两类不同的药物,但它们常常一起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镇静药:主要作用是让患者放松,减少焦虑,甚至进入一种深度的睡眠状态。常用的镇静药物包括咪达唑仑、丙泊酚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患者感到困倦或失去意识。

镇痛药: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芬太尼、布托啡诺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到大脑,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

两类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为什么患者看起来像“昏迷”了?

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后,患者会表现出类似于“昏迷”的状态。这是因为这些药物抑制了患者的意识活动,使他们看起来像是深度昏睡。实际上,这种状态是可控的,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调节药物的剂量,确保患者处于最佳的镇静镇痛状态。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医生会定期暂停镇静药物的使用,观察患者是否能在停药后醒来,并评估他们的意识水平,这个过程被称为“唤醒试验”,目的是确保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没有受到药物的长期影响。

镇静镇痛的好处

让患者“睡着”治疗,不仅是为了减轻痛苦,还有许多其他的重要好处:

1)镇静镇痛后,患者的代谢率会降低,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的需求也随之减少,这对于那些因病情危重而难以承受高代谢需求的患者尤为重要。

2)许多重症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会感到极度不适,甚至表现出躁动不安的症状。镇静镇痛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使患者更安静、更稳定。

3)当患者镇静下来后,医护人员可以更顺利地进行各种治疗操作,例如给于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换药等,这不仅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也提高了治疗效果。

家属的担忧与沟通

尽管镇静镇痛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家属的担忧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能会担心药物会不会对患者的大脑产生长期影响?患者会不会因此陷入不可逆的昏迷?这些都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会考虑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镇静镇痛药物在停药后,患者的意识会逐渐恢复。医生会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以确保药物的使用是安全的。其次,镇静镇痛的剂量和时长是经过严格控制的,目的是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轻他们的痛苦。因此,家属不必过于担心药物对患者的长期影响。

镇静镇痛是重症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在医护人员的密切监护下,这种治疗措施是安全和有效的。家属们看到患者“睡着”了,不必过于担心,这是为了患者更好的康复。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镇静和镇痛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