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在我们的血液中,存在着一群重要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它们是身体的“卫士”,负责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然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淋巴细胞会发生形态上的改变,旧称“反应性淋巴细胞”。 这些反应性淋巴细胞,就像是“变装”的士兵,它们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某些疾病的存在。 2015年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形态组成员在《国际实验室血液血杂志》发表的《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对外周血细胞命名和分级标准建议》推荐以“反应性淋巴细胞”描述良性病因的淋巴细胞,如免疫刺激、炎症和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时。
淋巴细胞:忠诚的“卫士”
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三大类。 它们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共性,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胞浆较少,染色质致密。
正常人外周血中可以见到少量淋巴细胞,正常范围不超过0%-3%,超过3%就是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反应性淋巴细胞本质上主要是T细胞,少数是B细胞,之所以叫反应性淋巴细胞,主要是人体在病毒感染(如EB病毒、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免疫系统强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细胞形态发生变化,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化。
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分类:
反应性淋巴细胞体积大,15-25um,胞浆极丰富,质厚感,呈深蓝色或灰蓝色,Downey根据反应性淋巴细胞形态特点,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
Ⅰ型反应性淋巴细胞
又称浆细胞型或空泡型反应性淋巴细胞,其胞体较正常淋巴细胞大,多为圆形。胞核多偏位,呈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染色质较致密,呈粗网状、块状。胞质较丰富,呈深蓝色,常含有大小不一的空泡,一般无颗粒。
Ⅱ型反应性淋巴细胞
又称单核细胞型或不规则型反应性淋巴细胞,此型最常见,其胞体较大,常不规则;胞核不规则,染色质较Ⅰ型细致、疏松。胞质丰富,呈蓝色,或有透明感,胞质边缘处可较深蓝而似裙边,可有少许空泡及颗粒。
Ⅲ型反应性淋巴细胞
Ⅲ型反应性淋巴细胞需与原始、幼稚细胞相鉴别,后两者染色质更细致,核质比大些,但有时鉴别比较困难,需结合外周血其他白细胞形态、临床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做出判断。
反应性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透过细胞看疾病
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疾病,而是机体免疫系统受到外界刺激的一种正常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例如,病毒感染是导致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的最常见原因,包括EB病毒(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风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些病毒感染时,反应性淋巴细胞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有助于辅助诊断。
此外,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或过敏反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被过度激活,导致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出现。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可能反映出机体正在经历较强的炎症反应,提示潜在的免疫系统疾病。
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出现是机体免疫应答的正常表现,但在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如白血病或淋巴瘤中,也可能观察到类似的细胞形态。
需要担心吗?
如果血常规报告提示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加,首先不要过度焦虑。医生会结合你的病史、临床症状及其他血液学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如果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只是轻度增加,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会随着疾病的恢复而消失。
但如果反应性淋巴细胞持续增多,或伴有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贫血、出血倾向等症状,则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更严重的疾病,如恶性血液病或慢性感染。
总之,反应性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系统应激的标志,它的存在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科学认识反应性淋巴细胞,我们可以更理性地解读体检报告,既不过度担忧,也不会忽视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