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提示甲状腺结节该怎么办?
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健康体检不仅得到了大众的重视,更成为了人们日常保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甲状腺结节作为体检报告中的“常客”,人们在看到这个诊断后,往往陷入焦虑和迷茫。也因此甲状腺相关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甲状腺,甲状腺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呢?当体检报告提示甲状腺结节,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前方,由左、右两侧叶和峡部构成,形状呈蝶形,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主要功能是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素,同时也产生降钙素。合成的激素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甲状腺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其功能异常时,甲状腺素及降钙素的分泌受到影响,从而引起机体的代谢紊乱,随之出现心血管、胃肠道等多系统的功能紊乱。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局灶性团块,可单发或多发。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对生活质量多无明显影响,但仍有部分病例可能因为结节过大压迫甲状腺周围组织出现压迫感或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若结节为恶性,可能会有周围组织的侵犯,或者远处转移的风险。因此,当体检报告中提示甲状腺结节,我们应该及时重视,必要时进一步检查并处理。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需要做的进一步检查包括哪些?
1.超声检查——首选筛查手段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结节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边界、血流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并依据C-TIRADS分类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预测其恶性风险。
(1)TIRADS 1~3类:良性或低风险,建议定期随访(6~12个月复查)。
(2)TIRADS 4A类及以上:中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
2.实验室检查——评估甲状腺功能
(1)甲状腺功能五项:即TSH、FT3、TT3、FT4、TT4
结合血清学检验,判断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例如甲亢或甲减。
(2)标志物检测:如降钙素、甲状腺球蛋白(Tg)
①降钙素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产生和分泌,在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水平可增高。
②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血清Tg水平升高可见于多种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肿、甲状腺组织炎症或损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血清Tg还是甲状腺癌术后和131I治疗后监测残留、复发和转移的指标,对未行131I治疗的患者也有一定提示作用。
3.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的“金标准”
(1)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是超声引导下抽取少量结节细胞进行来制作细胞学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适用于高风险结节(如TI-RADS 4类及以上)。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微创、方便、经济等特点,是目前公认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鉴别首选诊断方法。
(2)甲状腺结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和常规石蜡病理检查
①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对临床高度疑似恶性或FNAC确定为可疑恶性结节,需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可确定手术范围和评估切缘,最后行常规石蜡病理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
②常规石蜡病理检查:对结节过大压迫甲状腺周围组织的良性结节或明确恶性的结节,需进行手术治疗,以最终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
(3)基因检测
对于FNAC为不明确结节的部分病例,可同时检测BRAF、RET、RAS、RET等基因,进一步明确诊断或指导用药。
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因此面对提示甲状腺结节的体检报告,大部分的人往往会将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之间画上等号,于是内心充满了焦虑、恐惧等情绪,从而导致不敢去面对,或者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有研究表示,超95%的结节为良性,少数是恶性,甲状腺癌中的乳头状癌也被称为“懒癌”,早期治愈率超过90%。当然,面对如此之高的早期治愈率,我们也不能就此放松警惕,对它视而不见。
因此,体检发现后应避免过度焦虑,既不可掉以轻心,也无需过分紧张害怕,应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团队的诊疗意见,切勿自行过度解读报告加重心理负担,要以医生的解读为准,遵医嘱选择随访观察或做进一步的检查及必要时的病理检查明确结节的性质。记住,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规范检查、积极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应对的关键!别让结节成为“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