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了解破伤风:预防与应对的关键要点
老年模式

了解破伤风:预防与应对的关键要点

陈宣合 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外一科
2025年08月13日 16页 3023 海报 复制链接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外伤经历如被尖锐物体刺伤切菜时割伤等身边人可能会提醒你打破伤风针,然而有些人受伤后觉得伤势不严重就在家自行包扎,结果引起了普通感染或破伤风感染。

什么是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中毒性传染病。破伤风梭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灰尘、粪便等环境中。其芽孢在适宜的条件下(如缺氧环境)可萌发并产生外毒素,这些外毒素(主要是破伤风痉挛毒素)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与神经系统结合,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和痉挛,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没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免疫水平没有达到保护水平的人群,均可能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有哪些致病途径?

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创伤都可能受到污染。比如: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骨折;严重污染,如含有泥土、铁锈的伤口;伤口虽然小,但是伤得比较深;一些伤口有进口、但没有出口的盲管外伤;火器伤,如火药伤、烧伤、烫伤等典型的高风险外伤史。另外,像局部皮肤摩擦伤、轻微划伤、牙龈感染、溃疡、脓肿、中耳炎、压疮、拔牙及动物咬伤、抓伤等是容易被忽视的致病途径。

破伤风有哪些危害呢?

破伤风可能会引起全身骨骼肌强烈收缩,出现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颈强直、板状腹等症状;甚至会引起呼吸肌痉挛,因室息造成死亡破伤风的病死率非常高,平均病死率为20~30%.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

什么样的伤口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容易出现破伤风杆菌的寄生,如针刺伤、刀刺伤、深切割伤等伤口比较窄而深容易形成厌氧环境的伤口才会发生,比如生锈的铁钉、污染过的一些刀具等导致的伤口伤口不是很深,但污染严重容易导致破伤风的。

打了破伤风针就能预防破伤风吗?

对付破伤风通常有两种方式:破伤风针和破伤风疫苗。但是破伤风针≠破伤风疫苗。根据《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指导内容,破伤风的免疫预防分为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制剂(破伤风针)用于破伤风的短期应急预防,其特点是产生效应快,但有效保护时间短。如: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保护时长只有28天,破伤风抗毒素(TAT)保护时间一般只有7~10天。

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指将破伤风疫苗接种于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疫苗的特点是无需皮试、安全可靠、保护时间长,接种3针能有效保护5~10年。

所以,要想真正预防破伤风,最好的办法是完成全程免疫(1990年后出生的人群理论上都完成了全程免疫),5~10年加强一针破伤风疫苗即可预防日常所有类型受伤发生破伤风的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

破伤风的诊断

破伤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伤口情况(如伤口类型、受伤时间、伤口处理情况等)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特点。典型的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检查(如细菌培养)虽可辅助诊断,但由于破伤风梭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且培养时间较长,因此临床上较少依赖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诊。

破伤风针或破伤风疫苗必须在24小时内打吗?

对于破伤风的预防,当然是越早越好。破伤风潜伏期较短,一般为3~21天,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微晚点打,都能起到预防作用。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肌肉僵硬、吞咽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对于深度或者污染严重伤口,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处理和破伤风疫苗接种。

注意!

最后提醒农民朋友,使用农机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操作,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如果不慎发生意外,请记住这两点自救方法:第一,伤口周围加压包扎止血;第二,及时到医院就诊。对于是否需要打破伤风针和破伤风疫苗,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已经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剂数,以及距离最后1针破伤风疫苗的时间来决定。如果受伤了,自己无法判断是否要打针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吧!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破伤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