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小儿肺炎咋护理?呼吸照护要点记牢
当孩子因严重的肺炎住进ICU,每一次呼吸都牵动人心。 看到小小的身体插着管子,连着监护仪,家长的心都揪紧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呼吸支持是孩子能否挺过去的重中之重。作为家长或护理者,虽然专业治疗交给医生护士,但理解关键的呼吸照护要点,积极配合,就可以为孩子争取宝贵的生机。
一、体位管理
护士会经常调整宝宝的姿势。半卧位是最常用的,尤其对于能吃奶或易吐奶的孩子,能有效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入肺加重肺炎。对于痰多不易咳出的孩子,护士可能会采用俯卧位,这有助于改善背部肺组织的通气,促进痰液引流,但需在医护人员严密监护下进行。护士还会定时帮孩子翻身拍背,不仅预防压疮,更重要的是通过体位引流,让不同肺叶里的痰液更容易排出。
二、气道通畅
肺炎患儿气道分泌物往往又多又黏稠,堵塞气道是呼吸困难的重要原因。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的关键操作。当听到孩子喉咙里呼噜呼噜响,或者看到监护仪显示血氧下降、呼吸费力加重时,护士会及时吸痰。虽然过程可能让孩子短暂不适甚至哭闹,但这是救命的关键步骤。家长要理解并尽量安抚孩子。湿化同样重要。氧气或呼吸机送出的气体需要加温湿化,模仿我们自然呼吸的空气状态,防止干燥气体刺激气道、使痰液更干结。有时还会在湿化液中加入稀释痰液的药物(如生理盐水、乙酰半胱氨酸)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帮助痰液变稀薄易于排出。
三、氧气支持与呼吸机
1. 普通氧疗: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是肺炎孩子最常用的给氧方式。家长要特别留意:鼻导管务必固定稳妥,防止在耳朵后面或者脖子处滑脱、扭曲或被分泌物堵塞;同时要观察孩子耳朵是否被压红。如果使用面罩,一定要确保它紧密且舒适地贴合在孩子脸上,不能有明显漏气,但也不能勒得太紧造成压痕或让孩子烦躁不适。
2. 无创呼吸支持:当普通吸氧不够时,孩子可能需要戴上一个贴合口鼻的小面罩或鼻罩,连接呼吸机。机器提供持续的气道正压,帮助塌陷的小肺泡张开,减少呼吸做功。家长要配合安抚孩子适应面罩,避免哭闹吞入过多气体导致腹胀。
3. 有创机械通气:病情危重时,医生会进行气管插管,将一根软管经口或鼻插入气管,连接呼吸机。这台机器完全或部分代替孩子的呼吸做功。这时孩子无法发声,家长要格外留意孩子想表达的意愿,并严格配合探视和消毒隔离规定。呼吸机会根据孩子病情设定各种参数(如呼吸频率、压力、氧气浓度等),医护人员会24小时严密监测调整。家长需要理解,上呼吸机是暂时的生命支持手段,病情好转后会逐步撤机。
四、药物输送
除了静脉输液,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的药物吸入是重要治疗途径。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能快速舒张气管,缓解喘息和呼吸困难;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有助于减轻气道炎症和肿胀。这些药物通过专门的雾化器产生细小的药雾,让孩子通过面罩或咬嘴吸入肺部。雾化时,尽量让孩子保持安静(哭闹时吸气浅,药物吸入效果差),确保面罩紧贴面部。雾化后,给孩子洗脸漱口,减少药物在脸上和口腔残留。
五、营养与水分
充足的营养是打赢病菌战争的基础。对于能安全吞咽的孩子,首选经口喂养(母乳或配方奶)。喂奶时务必抬高床头,动作轻柔缓慢,密切观察面色和呼吸,谨防呛咳误吸。若孩子呼吸困难严重、无法经口进食或存在高风险,护士会通过鼻胃管输入特制的营养液或奶液,保证热量和蛋白质供应。充足的水分摄入至关重要!它能有效稀释痰液,更容易咳出或吸出。遵循医嘱,保证静脉输液或经鼻胃管的水分摄入量,并观察孩子尿量是否正常。
总之,在ICU守护肺炎患儿,核心就是守护好每一口呼吸。 从时刻盯紧呼吸频率和血氧数字,到配合护士做好吸痰、雾化,再到留意呼吸机是否有异常报警,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看似简单的翻身拍背、调整床头高度、保持气道清洁,都是在为孩子的肺争取恢复的时间和空间。 请务必清晰记录孩子的变化,主动与医护沟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发现,都可能是重要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