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针刺样胸痛警惕气胸
70岁的张先生近日突然出现针刺样胸痛症状,活动后还伴随气短、咳嗽,休息后也未缓解,找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刘成求治。经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气胸。医生为他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术,排出胸腔内积气。术后张先生胸闷、胸痛症状明显减轻。

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而气胸也在此时悄然成为威胁肺部健康的“隐形杀手”。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腔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压迫肺组织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若救治不及时,可能引发肺不张、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警惕气胸的“典型信号”
气胸发作时症状明显,但常被误认为是“感冒咳嗽”或“哮喘加重”,导致延误治疗。日常生活中需重点关注以下症状。
突发胸痛 这是气胸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多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较短,随后可能转为胸闷和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呼吸困难 气体进入胸腔后压迫肺组织,导致肺无法正常扩张,患者会出现呼吸急促、憋气、感觉“吸不上气”的情况,严重时即使安静坐着也会呼吸困难。
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烦躁不安、意识模糊,这些症状提示气胸可能已引发严重缺氧,需立即就医。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瘦高体型人群、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阻肺、肺结核、肺大泡)者是气胸的高危人群,秋季若出现上述症状,切勿抱有“忍一忍就好”的心态,需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做胸部X线或CT检查,明确诊断。
日常预防降低气胸发作风险
做好呼吸道保暖 秋季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室内保持适宜湿度,可使用加湿器,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
避免诱发因素 有肺部基础疾病的人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咳嗽频率;避免突然用力的动作,如剧烈咳嗽、搬重物、大声喊叫、剧烈运动等,运动时应循序渐进,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戒烟是保护肺部的关键,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组织,增加肺大泡形成的风险;同时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肺部抵抗力。
若突发胸痛、呼吸困难,怀疑是气胸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情绪紧张加重症状;保持身体处于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肺部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