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乳腺癌术后康复期锻炼,循序渐进这样练

乳腺癌术后康复期锻炼,循序渐进这样练

谢雪 永州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
2025年07月23日 42页 1231 海报 复制链接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是恢复上肢功能、预防淋巴水肿的关键环节。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和胸壁组织损伤可能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上肢肿胀等问题,而科学的锻炼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瘢痕粘连。康复锻炼需遵循 “循序渐进” 原则,根据术后时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目标明确、动作可控,既能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又能逐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一、术后 1-7 天:床上 “微运动”,预防粘连

此阶段伤口尚未拆线,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为核心,动作幅度控制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范围内。双手掌心向上放在身体两侧,缓慢握拳(拇指在外),保持 3 秒后松开,每天 3 组,每组 10 次。该动作能活动腕关节,促进上肢血液回流,降低血栓风险。仰卧位,患侧手臂贴紧身体,肘部缓慢弯曲至 90°,再伸直放回原位,每天 2 组,每组 8 次。注意避免肩部用力,仅依靠肘部带动运动。患侧手臂平放于床面,掌心向下,缓慢转动手腕使掌心向上,再转回原位,每天 2 组,每组 10 次。动作需轻柔,若出现伤口牵拉痛应立即暂停。

二、术后 2-4 周:从 “靠墙” 到 “抬臂”,解锁肩关节

伤口拆线后,瘢痕开始形成,需通过针对性动作防止肩关节粘连,但应避免肩关节外展超过 90°。站立位,健侧手扶住墙面或桌子,患侧手臂自然下垂,像钟摆一样向前后、左右轻轻摆动,每次 5 分钟,每天 2 次。摆动幅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通过重力作用牵拉肩部组织。面对墙壁站立,双脚与肩同宽,患侧手掌贴墙,手指带动手掌缓慢向上滑行(如向上摸墙),至肩部有牵拉感时停留3 秒,再缓慢下滑,每天 3 组,每组 8 次。滑行高度以不超过肩部水平为限。将患侧手臂弯曲 90°贴于胸前,肘部夹紧身体,缓慢向外旋转前臂(如手心从朝向身体转为朝向外侧),再复位,每天 2 组,每组 10 次。该动作能松解腋窝瘢痕,改善肩部外旋功能。

三、术后 1-3 个月:扩大活动范围,融入生活场景

此阶段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重点恢复上肢抬高、外展功能,为日常活动打基础。侧对墙壁站立,患侧手臂贴墙,手指沿墙面向上 “攀爬”,每次比前一次高 1-2 厘米,直至手臂能举过头顶,每天 2 组,每组 10 次。注意身体保持直立,避免腰部代偿弯曲。用患侧手模拟梳头,从额头向头顶、枕部缓慢移动,动作幅度逐渐增大,每天 1 次,每次 5 分钟。该动作能训练肩关节前屈、外旋功能,为自理生活(如梳头发、洗脸)做准备。站立位,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前,缓慢向两侧抬起手臂至与肩同高(不超过 90°),停留 2 秒后放下,每天3 组,每组 12 次。可手持轻物(如 500ml 水瓶)增加负荷,但需确保无疼痛。

四、术后 3 个月后:回归日常活动,强化功能稳定性

此时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锻炼需结合日常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动作协调性。初期选1 - 2kg物品(如水桶、哑铃),双手握提手,缓慢匀速从地面提至腰部,停留2 - 3秒后放回。每日2组,每组10次,组间休息30秒。每2 - 3周增加0.5 - 1kg,逐步提至5kg。训练时保持背部挺直,可通过镜子或视频自查动作。将衣物平铺,患侧手臂伸入衣袖,健侧手提拉袖口至肩部,再穿健侧衣袖,最后整理衣襟。脱衣先脱健侧,再用健侧手辅助患侧脱衣。衣服领口朝上,患侧手臂伸入左侧衣袖,健侧手拉至肘部,再穿健侧衣袖,双手配合套过头部,动作轻柔。每天1 - 2次,可在晨起和睡前练,融入生活掌握技巧。

锻炼过程中,一旦出现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或上肢突然肿胀、麻木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检查,排查是否存在伤口感染、淋巴回流障碍等问题。

术后 3 个月内,应严格避免打球、搬运重物、引体向上等剧烈运动,防止因过度牵拉导致伤口裂开或影响愈合。日常活动中,也需注意控制患侧上肢活动幅度,避免突然用力。

淋巴水肿患者的康复锻炼需尤为谨慎,务必在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锻炼时可佩戴压力袖套,通过外部压力促进淋巴液回流,辅助减轻水肿症状,同时定期监测上肢围度变化,评估康复效果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的核心是 “循序渐进”,从术后早期的微动作到后期的日常活动,每一步都在为肢体功能 “解锁”。坚持科学锻炼的患者,不仅能减少肩关节粘连、淋巴水肿的发生,更能通过恢复自理能力重建生活信心。记住,康复锻炼与治疗同等重要,耐心与坚持是恢复的关键。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乳腺癌术后康复期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