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健康指南: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
在现代社会,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了解常见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病。正常血压一般收缩压低于120mmHg且舒张压低于80mmHg,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时,就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饮食方面要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钾摄入,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减少脂肪摄入,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哑铃等。此外还需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一般每周至少测量1 - 2次,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并按时服药: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二、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其发病与遗传、肥胖、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器官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可通过一下方式进行预防,饮食方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甜食、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摄入。 运动方面要每周坚持运动5天以上,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 体重方面要保持正常体重,如果超重或肥胖,应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此外还需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
三、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心悸等,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并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坚果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此外还需要适量运动:坚持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登山等,每周运动3 - 5次,每次30 - 60分钟。并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一些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与显著暴露于香烟烟雾等有害颗粒或有害气体相关。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
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日常生活中要尽量的戒烟,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原因,戒烟是预防COPD的关键措施。 并避免有害气体和颗粒吸入:避免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等环境中,工作中接触有害粉尘的人员应做好防护措施。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可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降低COPD的发病风险。 并适量运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同时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五、慢性病管理:别让“用药误区”拖后腿
门诊中常见患者因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有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正常就停药,结果引发脑卒中;有的糖尿病患者只吃药不监测血糖,导致低血糖昏迷。
慢性病管理的核心是“长期达标”: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需低于7mmol/L;血脂异常者要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用药需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剂量,定期复诊时要主动告知医生用药后的反应。
总之,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需要我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今天起,管好嘴、迈开腿、定期查,就能让慢性病“止步于萌芽,受控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