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ICU后遗症不用怕!中医调理助你摆脱“重症后综合征”

ICU后遗症不用怕!中医调理助你摆脱“重症后综合征”

余娇阳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2025年08月13日 25页 749 海报 复制链接

 在ICU(重症监护室)里,每一秒都与生死赛跑。先进的呼吸机、精密的监护仪、强大的抗生素和生命支持系统,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然而,当患者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普通病房甚至出院回家后,很多人却发现:身体虽然“活过来了”,却远远没有真正“康复”。他们可能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等一系列问题,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这些在重症救治后出现的身体、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后遗症,医学上统称为“重症后综合征”

对于这类复杂的康复问题,单靠西药和常规康复训练往往效果有限,恢复过程漫长且艰难。这时,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便显现出来。中医讲究“扶正祛邪”“整体调理”“治未病”。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模式在ICU康复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中药调理、针灸、艾灸、推拿等方法,帮助患者从“活着”走向“好好地活着”。

一、ICU后遗症有哪些表现?  

身体功能下降:肌肉萎缩与运动障碍  

长时间卧床、机械通气和镇静药物的使用,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和关节僵硬。很多患者出院后发现自己走路困难、容易疲劳、手部精细动作变差,甚至连坐起来都感到吃力。这种“废用性肌萎缩”是ICU后最常见的身体后遗症之一。

呼吸功能减弱:肺功能未完全恢复

尤其是经历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肺组织可能受到损伤,导致肺活量下降、呼吸短促、活动耐力差。即使脱离呼吸机,仍可能感到“喘不上气”,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

心理问题:焦虑、抑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不少患者康复后会出现焦虑、情绪低落、失眠,甚至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表现为反复回忆ICU经历、做噩梦、害怕独处或对医院产生强烈恐惧。

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脑雾”是许多ICU幸存者描述的常见现象。他们发现自己记不住事情、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计算或阅读。这可能与重症期间的低氧血症、炎症反应、镇静药物影响或睡眠剥夺有关,医学上称为“危重症相关性脑病”。

消化与代谢问题:食欲差、体重下降、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禁食、使用抗生素和药物干预,容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腹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

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紊乱

许多患者出院后仍难以入睡,或白天嗜睡、夜间清醒,长期睡眠质量差进一步加重疲劳和情绪问题。

二、中医如何调理ICU后遗症?  

中医认为,ICU治疗(如大手术、气管插管、抗生素等)会耗伤气血,导致“正气不足”,进而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调理的关键是补益气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1. 中药调理——扶正固本

气虚乏力: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健脾。  

气血两虚:八珍汤(四物汤+四君子汤)或归脾汤帮助气血双补。  

失眠焦虑:酸枣仁汤养心安神,或甘麦大枣汤缓解情绪不稳。  

消化功能差:香砂六君子汤健脾和胃,改善食欲。  

2. 针灸疗法——疏通经络

乏力、肌肉萎缩: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补气强身。  

失眠焦虑:神门、内关、百会等安神助眠。  

记忆力下降:四神聪、风池、百会醒脑开窍。  

3. 推拿与康复训练——恢复肌力

推拿按摩:舒缓肌肉僵硬,促进血液循环。  

八段锦/太极拳:温和锻炼,增强体质,适合康复期患者。  

4. 饮食调理——补养结合  

多吃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山药、小米粥。  

补气血食疗:红枣枸杞粥、黄芪炖鸡汤、桂圆莲子汤。  

避免生冷油腻: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三、注意事项

1. 个体化辨证:需由中医师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方药,避免自行用药。

2. 循序渐进:康复期忌大补峻泻,需缓补兼调。

3. 结合现代康复:中医调理可与西医康复训练(如呼吸肌锻炼)同步进行。

总而言之,中医调理ICU后遗症强调“因人制宜、辨证施治”,通过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综合手段,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力、改善认知、稳定情绪。康复过程虽较为缓慢,但循序渐进的调理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全面恢复。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ICU后遗症重症后综合征中医调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