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中西医如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西医如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邓安福 重庆市北碚区第二精神卫生中心
2025年06月04日 12页 1819 海报 复制链接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患病率越来越高,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年以上更为常见,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鉴于当前发病人数的不断增多,临床也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实践发现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既能有效控制症状,又能提高安全性、降低复发率,其效果较为理想。

1.西医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逐渐萎缩和腺体数量减少的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上腹部的不适感、餐后腹胀、打嗝、早饱和食欲下降等。随着年龄增长及饮食不当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本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医疗干预,患者可能会患上胃癌。那么,如何早期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呢?很多人在接受胃镜检查并被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时候,由于听闻萎缩性胃炎具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因此常常感到非常担忧。其实,如果能及早地进行治疗和控制病情的话,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如果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被及时发现和治疗,萎缩腺体是有可能得到恢复的,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1)一般治疗。为了避免烟酒对胃黏膜造成的不良影响,应当戒烟酒,并减少或避免使用可能伤害胃黏膜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和红霉素等。在饮食习惯上,要坚持规律性的饮食,尽量避免摄入过热、过咸、辛辣或糖分过高的食品。通常建议患者少食多餐,每餐“七分饱”为宜。同时,积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等感染疾病。

(2)药物治疗。对于低酸或无酸患者,可适量服用米醋或稀盐酸,结合胃蛋白酶合剂,以改善消化不良症状。若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则需进行根治性治疗。改善胃动力可使用胃复安、吗叮啉、西沙比利等药物,并注意加强粘膜营养,选择合欢香叶酯、活血素、硫糖铝等药物增加胃黏膜更新,提高细胞再生能力。

(3)手术疗法多用于中年以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种情况主要指存在溃疡、息肉、出血或胃镜活检病理检查时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2.中医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中药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使用不同的方剂。例如,肝胃气滞证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证可以使用化肝煎;脾胃湿热证可以使用黄连温胆汤;脾胃虚弱证可以使用六君子汤;胃阴不足证可以使用沙参麦冬汤;胃络瘀阻证可以使用丹参饮。

(2)饮食调养。中医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及维生素,避免食用红薯、土豆、芋头以及米粉、肠粉等易产气的食品,以免诱发或加重消化道症状。中医主张药食同源,比如健脾和胃粥,以山药、芡实、谷芽、粳米、白糖为食材,将其同煮为粥食用,可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或者莲子羹、猴头菇炖鸡等。

(3)中医外治疗技法。穴位按摩法,选择足三里穴、丰隆穴等,采用点按或点揉的手法,每日日2-3次,每次以3-5分钟,以局部有酸麻、胀痛感为度。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内关等,并结合具体症状添加其他穴位,可以调节胃肠气血运行,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胃寒症状。

(4)情志调节。在中医理论中,强调情志与脏腑之间的联系,患有萎缩性胃炎的人往往伴随着情感的不流畅,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情绪的调整,确保心情始终稳定,防止情绪的不稳定对脾胃的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而西医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疗可以根本上解决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问题。同时,患者还需要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以便加速疾病的恢复过程,降低复发风险。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中西医慢性萎缩性胃炎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