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运动受伤别大意,正确处理扭伤是关键
老年模式

运动受伤别大意,正确处理扭伤是关键

李林 广元市剑阁县人民医院
2025年04月09日 47页 5906 海报 复制链接

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已经成为许多人保持健康、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然而,伴随运动而来的扭伤风险也不容忽视。扭伤,尤其是关节扭伤,是运动中最常见的伤害之一,它可能导致局部软组织的水肿、瘀血、撕裂,甚至伴有撕脱性骨折。因此,正确处理扭伤,不仅关乎伤者的快速康复,更是预防长期并发症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扭伤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帮助大家在运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

一、扭伤的定义与分类

扭伤是指关节周围的韧带因过度拉伸或撕裂而受伤。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剧烈活动或不当动作时,比如扭身、摔倒或在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根据扭伤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轻度扭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但关节功能基本正常;中度扭伤则伴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重度扭伤可能导致韧带完全撕裂,甚至伴有关节脱位或骨折。

二、扭伤后的正确处理步骤

面对扭伤,及时和正确的处理非常关键。初步的急救措施通常遵循“R.I.C.E”原则:

(1) 休息:受伤后,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必要时可借助拐杖行走,以减轻受伤关节的负担。

(2) 冰敷:冰敷是扭伤急救中的重要环节。冰敷可以刺激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同时缓解疼痛感。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应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使用冰块时,需用薄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

(3) 加压:使用弹力绷带或压力衣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可以减少出血和水肿,同时稳定关节,减轻疼痛。加压包扎时,应适度调整压力,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4) 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无论是平躺还是坐着,都应尽量保持受伤部位抬高。

除了RICE原则外,根据扭伤的严重程度,还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 药物治疗:在急性期,可以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涂抹跌打损伤等活血类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也能减轻水肿和疼痛。但具体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 物理治疗:扭伤48小时后,可以开始热敷,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和组织修复。同时,适当的功能锻炼也能促进康复,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3)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扭伤,如韧带完全撕裂或伴有撕脱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肌腱吻合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等。

三、扭伤的误区与警示

在处理扭伤时,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病情延误或加重。

误区一:

还能继续走,肯定没问题。关节扭伤后,即使能继续步行,也不意味着没有大问题。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能已经发生严重撕裂,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以后的运动机能。

误区二:

早期热敷。扭伤早期热敷会扩张血管,加重出血和肿胀。正确的做法是早期冷敷,48小时后再热敷。

误区三:

损伤愈合了,就可以正常运动了。固定一段时间后,软组织虽然愈合,但关节可能变得僵硬,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因此,需要进行功能锻炼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四、运动扭伤的预防措施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通过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幅降低运动扭伤的风险。

(1) 充分热身: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动态拉伸等,可以提高肌肉、肌腱和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2) 正确着装与装备: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合适的服装和装备,如专业的运动鞋、护膝、护腕等,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撑。

(3) 循序渐进: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或高难度的运动。

(4) 学习正确技术动作:接受专业指导,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减少因动作不当造成的损伤隐患。

五、结语

运动扭伤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和危害。记住,扭伤后不要大意,及时处理是关键。让我们在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学会保护自己,远离运动伤害。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扭伤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