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腹腔镜手术后为什么要吸氧?

腹腔镜手术后为什么要吸氧?

王明袭1 陈代丽2 1.秀山县人民医院 2.酉阳县人民医院
2025年06月04日 10页 2040 海报 复制链接

氧气吸入作为医院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手段已广为人知,然而,在腹腔镜手术后患者也常被要求进行氧气吸入,但这一操作常让人感到疑惑:明明是微创手术,手术也很顺利,为什么还需要吸氧?吸氧需要持续多久?本文从肝胆外科的专业角度,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一、腹腔镜手术的特殊性:建立气腹

在肝胆外科的腹腔镜手术中,医生需要通过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CO₂)建立“气腹”,使腹部充气膨胀,从而扩大手术视野、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这一步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也可能带来以下生理影响:  

1. CO₂吸收导致高碳酸血症:在手术过程中,气腹压力下,腹膜会吸收部分CO₂进入血液入血,这就可能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升高,引发轻度酸中毒,导致高碳酸血症。

2. 膈肌上抬影响呼吸:气腹使腹腔压力增高导致膈肌上抬,从而减少胸腔容积限制肺部扩张,影响肺的呼吸功能。

3. 全身麻醉的残留效应:腹腔镜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麻醉药物可能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术后早期自主呼吸较弱。

二、术后吸氧的四大核心原因  

1. 纠正高碳酸血症  

吸氧可加速体内残留CO₂的排出,改善酸碱平衡。氧气通过提高肺泡氧分压,促进吸收入血的CO₂的弥散和呼出,降低术后恶心、头晕等不适。  

2. 预防低氧血症

全身麻醉及术后疼痛抑制呼吸肌活动,可能引发通气不足;此外,膈肌上抬(气腹残留)及肝功能异常(肝胆手术常见)可能进一步影响氧饱和度。

3. 对抗麻醉后呼吸抑制  

吸入麻醉药物(如七氟烷)可能残留于肺泡,吸氧可增加肺泡氧浓度,促进麻醉药物代谢。

4. 促进术后恢复  

肝胆手术常涉及肝脏部分切除或胆道重建,吸氧能改善组织氧供,加速创面愈合,尤其对肝硬化患者尤为重要。

三、术后吸氧需要持续多久?  

吸氧时间需个体化调整,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常规患者:术后6-8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2-4 L/min),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分析正常。  

2. 高危患者(如慢性肺病、心功能不全、高龄患者):需延长至12-24小时,并根据血氧监测结果调整。  

3.肥胖患者:腹内压较高,建议延长吸氧时间至12小时。  

4. 特殊情况:若术中CO₂蓄积明显(PaCO₂>50 mmHg)或术后出现低氧血症(SpO₂<93%),需动态评估并延长吸氧时间。

四、患者需注意的细节  

1. 避免自行调节氧流量:流量过高可能导致鼻腔干燥或氧中毒,过低则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2. 配合深呼吸训练:吸氧期间可进行腹式呼吸,加速CO₂排出,预防肺不张。  

3. 警惕异常症状:若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等,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五、肝胆外科的特殊考量  

1. 肝功能与氧代谢:肝硬化患者因肝脏代谢能力下降,对缺氧更敏感,吸氧可减轻肝脏负担。  

2. 门静脉高压的影响:此类患者可能存在腹水或膈肌抬高,吸氧能改善膈肌活动度,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

结语

术后吸氧看似简单,实则是保障手术安全、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对于肝胆疾病患者而言,科学吸氧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为脆弱的肝脏创造最佳恢复环境。请务必遵从医嘱,切莫因“感觉良好”而提前停止吸氧。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腹腔镜手术吸氧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