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伤口“变身”记:术后护理要点

伤口“变身”记:术后护理要点

李翼美 ​ 郴州一九八医院
2025年07月09日 25页 2221 海报 复制链接

外科手术结束后,身体上会留下一道伤口,这道伤口宛如一场“小战役”后的印记,需要细心呵护才能顺利愈合,逐渐从红肿破损的状态“蜕变”为平整的疤痕。妥善进行术后伤口护理,不仅能有效预防感染,还能加速愈合进程。接下来,让我们一同了解术后伤口护理的关键步骤及重要注意事项。

一、术后伤口护理的基本步骤

(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术后初期,伤口通常会用无菌敷料覆盖,目的是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如果不小心弄湿了敷料,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防止水分带入细菌引起感染。

当伤口逐渐愈合,医生允许揭开敷料后,清洁伤口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轻轻冲洗,或者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用力揉搓伤口,以免损伤新生的组织。清洁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吸干伤口及周围皮肤的水分,保持伤口干燥。

(二)正确消毒防感染

消毒是预防伤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消毒剂有碘伏、酒精等,但酒精刺激性较强,一般不直接用于伤口内部,多用于伤口周围皮肤的消毒。

消毒时,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消毒剂,以伤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范围要覆盖伤口周围 5 厘米左右的皮肤。每根棉签只能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造成污染。消毒完成后,等消毒剂自然晾干,再进行后续的包扎。

(三)科学换药促愈合

换药的频率要根据伤口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术后初期可能需要每天换药,随着伤口的愈合,换药间隔可以逐渐延长。具体的换药时间要听从医生的安排。

换药时,要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看看是否有红肿、渗液、化脓等异常。如果伤口有少量渗液,属于正常现象,用无菌纱布轻轻蘸干即可;如果渗液较多,或者出现脓性分泌物,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包扎伤口时,敷料要松紧适宜,太松起不到保护作用,太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不利于伤口愈合。包扎后要确保敷料固定牢固,避免脱落。

二、术后伤口护理的注意事项

(一)密切观察伤口变化

术后要时刻关注伤口的“动态”,每天查看伤口的颜色、肿胀程度、有无渗液等。正常情况下,伤口会从红肿逐渐消退,渗液减少,慢慢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

如果发现伤口周围皮肤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者出现发热、渗液有异味等情况,可能是感染的信号,要及时就医。此外,还要注意伤口是否有出血,如果敷料被血液浸透,要立即用干净的纱布压迫止血,并尽快联系医护人员。

(二)避免刺激伤口

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要避免对伤口造成刺激。不要用手去抓挠伤口,即使伤口发痒,也不能用手抓,因为手上有很多细菌,容易引起感染,而且抓挠可能会损伤新生的组织,影响愈合。

伤口愈合期间,要尽量避免伤口部位过度活动。比如腹部手术后,要避免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以免牵拉伤口导致裂开;四肢手术后,要减少受伤肢体的负重和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崩开。

三、调整生活习惯助恢复

饮食对伤口愈合也有很大影响。术后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能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补充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维生素 C 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

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有助于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减少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延缓愈合;饮酒会扩张血管,可能导致伤口出血,还会影响免疫力,增加感染的风险。

四、特殊伤口的护理要点

对于一些特殊的伤口,如糖尿病患者的术后伤口,护理时要更加谨慎。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还容易并发感染。因此,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要严格控制血糖,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对于拆线后的伤口,虽然伤口已经基本愈合,但仍要注意保护,避免过度牵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祛疤产品,减少疤痕的形成。

术后伤口的愈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科学的护理能为这个过程“保驾护航”。从清洁消毒到日常观察,从饮食调整到生活习惯改变,每一个细节都关系着伤口的“变身”效果。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耐心呵护,伤口就能顺利愈合,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术后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