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慢性肾炎患者如何居家护理?本篇给出建议

慢性肾炎患者如何居家护理?本篇给出建议

李蜀 兴文县中医医院
2025年06月18日 12页 1063 海报 复制链接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它的发展过程缓慢,但危害不小。如果不加以重视和管理,可能会逐步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然而,好消息是:如果患者能在家中做好日常护理,配合医生治疗,病情完全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长期稳定不进展。

那么,慢性肾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什么?该如何科学护理自己?下面这篇文章就为您一一解答。

合理饮食是关键

饮食调理,是慢性肾炎患者居家护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1.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慢性肾炎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少肾脏负担。可以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牛奶等,这类蛋白吸收率高、代谢产物少。

2. 低盐低钠饮食

盐吃多了会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压升高、水肿加重,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建议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也要少吃腌制品、咸菜、泡面等高钠食物。

3. 控制水分摄入

对于尿量正常的患者可根据口渴情况适当饮水;如有明显水肿或尿量减少,应根据医生指导控制水分摄入。

4. 限制高钾高磷食物(如有需要)

若出现血钾或血磷升高,应避免食用香蕉、橘子、坚果、豆制品、动物内脏等食物,需遵医嘱个体化调整。

按时服药,不擅自更改剂量

慢性肾炎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常用药物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抗高血压药、利尿剂等。患者在家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时按量服药,不漏服、不加量、不停药;

定期复查肾功能、尿检、电解质等指标;

如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乏力、出血点等)及时与医生联系;

切勿自行服用“保健药”或中草药,以免加重肾损伤。

血压控制尤为重要

高血压是慢性肾炎进展的重要“推手”,也是肾功能恶化的加速器。

家中应备有电子血压计,每天测量至少一次;

目标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为宜;

若血压偏高,应坚持服用降压药,首选药物常为ACEI类或ARB类,能同时保护肾脏;

避免情绪波动、劳累、熬夜等诱因,以防血压突然升高。

防寒保暖、避免感染

慢性肾炎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诱发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包括感冒、扁桃体炎、牙龈炎、皮肤感染等。

天凉时及时加衣,注意手脚保暖,避免受凉;

避免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节;

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尿急尿痛等)要及时就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居家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适当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稳定情绪、改善心肺功能。

可选择散步、太极拳、慢骑单车等温和运动;

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每周3~5次;

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以免诱发蛋白尿加重或血压波动;

如果出现乏力、浮肿加重或血压不稳,应暂停锻炼并就医。

保持良好作息,调节情绪

长期的慢性病可能会让患者感到焦虑、烦躁甚至抑郁,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免疫功能和病情控制。

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

可通过阅读、写作、音乐、书法等方式放松心情;

家属应给予理解与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小结:六条“肾”命日常建议

清淡饮食,合理摄入优质蛋白,限制盐分和水分;

按医嘱规范服药,定期复查,避免盲目用药;

监测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防寒防感冒,预防一切可能诱发病情的感染;

坚持锻炼但不过度,保持体能;

调整心态,建立信心,积极配合长期治疗。

慢性肾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它的“沉默发展”。只要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做到生活有节、饮食有度、心态平和,慢性肾炎也可以稳定“和平共处”,守住肾脏健康的底线。

如您或家人有类似病情,建议定期就诊专科医生,配合专业护理建议,早发现、早干预、早管理,真正做到“肾病慢,生活不慢”。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慢性肾炎居家护理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