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科普 脾胃虚弱?中医内科教你如何调理

脾胃虚弱?中医内科教你如何调理

谭运江 湘潭大学医院
2025年06月18日 15页 2268 海报 复制链接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胃被称作“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承担着食物消化、营养吸收与水谷运化的关键职能。一旦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便接踵而至。如果你长期被这些症状困扰,别担心,中医内科有着系统且有效的调理方案,从饮食、穴位、情志等多方面着手,帮你重塑脾胃健康。

脾胃虚弱:身体发出的“警示灯”

脾胃虚弱涵盖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等多种证型,症状表现各有特点。脾气虚的人常感食欲不振,吃一点东西就腹胀,肢体倦怠乏力,说话有气无力;脾阳虚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腹部冷痛,喜欢温热的食物和温暖的环境,大便溏薄不成形;胃阴虚则以胃脘隐痛、口干舌燥、大便干结、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 。

导致脾胃虚弱的原因复杂多样。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三餐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或是偏爱生冷、油腻、辛辣食物,都会直接损伤脾胃;长期处于高压、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中医认为“肝木克脾土”,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过度劳累、久病未愈、年老体衰等,也会使脾胃功能逐渐减弱。

中医调理脾胃的多维策略

1、饮食调理:用食物温暖脾胃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食材可调理脾胃。山药,被誉为“健脾第一药”,性味甘平,补脾胃、益肺肾,适合多种食用方式;薏米和红豆煮粥,可改善脾虚湿盛症状;南瓜富含果胶,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易消化,适合脾胃虚弱者;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量食用对脾胃虚弱有益。

除了选择合适的食材,脾胃虚弱者还需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脾胃负担;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冰镇饮料、生鱼片等,这些食物易损伤脾胃阳气;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脾胃运化负担。此外,可多喝一些温热的粥类,如小米粥、粳米粥,既能滋养脾胃,又容易消化吸收。

2、穴位按摩:激活脾胃能量

人体经络与脏腑相互关联,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能够调节脏腑功能。与脾胃相关的经络主要有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按摩这些经络上的穴位,是调理脾胃的有效方法。

足三里:作为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约四横指)。每天用拇指或食指按揉足三里穴,力度以穴位处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10~15分钟。长期坚持按摩,可调节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中脘穴: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约一横掌)。可将手掌搓热后,置于中脘穴上,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按摩,各按摩50圈左右。按摩中脘穴能促进胃的排空,缓解腹胀、胃痛、恶心等症状,对改善脾胃功能有显著效果。

脾俞穴:脾俞穴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可采用揉按或叩击的方式刺激该穴位,力度适中,每次3~5分钟。按摩脾俞穴有助于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3、运动锻炼:增强脾胃活力

适当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中医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动作舒缓,注重气息调节,能调和气血、畅通经络,非常适合脾胃虚弱者练习。每天坚持练习20~30分钟,长此以往,可有效改善脾胃虚弱的症状。此外,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也有助于促进消化,饭后半小时进行适量散步,能帮助胃肠更好地消化食物,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4、中药调理:辨证施治解难题

若脾胃虚弱症状较为严重,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中药进行调理。针对脾气虚,经典方剂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脾阳虚者,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能温补脾阳;胃阴虚时,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黄等)可滋养胃阴。中药调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情辨证用药,不可自行盲目服用,以免适得其反。

5、情志调节:为脾胃保驾护航

中医认为“思伤脾”,过度思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对脾胃健康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此外,练习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也有助于舒缓身心,促进脾胃的正常运化。

脾胃虚弱的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通过饮食、穴位、运动、中药和情志等多方面的综合调理,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你的脾胃功能会逐渐恢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让身体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期热读

相关搜索

脾胃虚弱中医内科

家庭保健报: 时刻关注您的健康!